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落地,你需要知道这些方法论!
活动:互联网保险共同成长群第9次线上分享
主题:如何平衡保险与创新,让产品尽快落地
分享人:保行网络董胜利
欢迎关注互联网保险观察:
http://www.baoxianguancha.com/
想要参加《互联网保险共同成长成长群》的可参见文后信息
分享人简介:董胜利,2007年大学毕业,曾任职于中国人保、中国国寿,从事非车险保险业务。2015年离职创业,切入互联网保险行业。此次分享,董总就其从事互联网保险行业的经验,分享了在产品创新、落地方面的见解,现整理如下:
无论是传统渠道,还是新兴的互联网渠道,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保险产品。从有一个新想法到转化为保险产品,再让保险公司承保,整个过程是非常复杂和曲折的,有过跟保险公司谈产品经验的小伙伴应该可以感同身受。
这种过程的复杂体现在,一个新业务的诞生,要经历核保、再保、风控、合规、财务等各个环节,需要各部门的协同才能做出一个产品。而对于互联网保险来说,这个过程的复杂性更甚,因为还要加上IT、信息技术部门的支持。和传统的线下保险服务不同,互联网渠道要解决的不仅是条款承保的问题,还有技术上的问题。而传统的方式,保险按照契约精神来算,只要条款支持,就可以承保。
另一个难题在于,互联网又很难做出大规模的保险产品,我们只是拥有一个看起来十分庞大的用户群体,但这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展望。这时候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要做一个新产品,挑战就很大,这个挑战实际上不是说保险公司不愿意做,而是它受限于不够灵活的体制。所以渠道和保险公司去谈判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保险公司体系难以沟通。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保险公司有自己的规则,而你作为新兴的行业,想要让一个大行业按照你的规则出牌,听起来也不合理,因为你们根本就没有平等的对话权。那么如何能和保险公司拥有平等的对话权?你要做的是了解保险公司的规则,按照他们的规则去设计你的新产品,然后再跟他们去谈判吧。否则,等待你的可能就是漫长的谈判周期,对于讲究唯快不破的互联网行业来说,这听上去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下面我结合自己做产品的经验,就“如何创新产品”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要说明的一个观点是,要想做新产品的开发,最基础的条件是要有一两家特别好的保险公司和你合作,为你兜底,给你支持。至于如何创新,寻找新产品的切入点,我觉得主要有两种方式:
1、如果觉得创新产品不好做,难找切入点,那么尝试翻一下保险公司的产品库吧!实际上保险公司有很多新的保险种类,但因为体量太小,通常不对公众开放。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把保险公司资源库里的新产品拿出来,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让这些小产品去盘活。即把这些产品互联网化,解决这些产品原来可能面临的技术、销售、场景等问题,这个途径的好处在于便捷并且能很快丰富你的产品库,这也是我们目前在尝试的一个方向。
2、另外一个切入点是纯空白的领域,如果这是一个前人没有涉及过的领域,那么你首先要做的是把提供这种保险的可保利益事先筛选一下,在设计产品调研的时候,找一些共同点。因为保险公司做一个产品要过风控、过合规、过再保,前面的各个环节保险公司自己说了算,但再保这个领域他们说了不算。因为保险公司的合约,有固定的时间和条件,新的这种业务很难进去,他们找再保要求的条件就比较复杂。所以在和保险公司谈产品的时候,无法落地往往就是因为再保。这时候转换一下思路,先找再保公司沟通,然后再找直保公司谈,或许结果会更好。
其实就我了解,只要产品符合保险公司的规则,他们还是挺有意愿创新的。实际上,保险公司也一直在寻求创新点,开发新产品。只不过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很难找到出口,如果新产品的销售效果不好,对于内部管理要求严格的保险公司来说,会极大的影响后续做新产品的意愿,因为新产品的成本核算下来非常高。这可能是现在产品难以落地的核心所在,假设一个产品出来,销售非常好的话,保险公司会天天追着你创新,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需转发,请加链接:
http://www.baoxianguancha.com/content-11-2980-1.html
互联网保险共同成长群:由曲速资本发起组织,闭门探讨和分享互联网保险相关信息资讯,共同成长,共同学习。 因服务能力,暂时只接受保险及互联网保险高层。 购买曲速资本发布的《2015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简报》会员版可加入。扫下方二维码购买。
会员福利:
持续报告更新信息 加入会员微信群
定期或者不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活动,探讨互联网保险 另外有各种有意思的会员活动
首批会员费299,每超过50人,会员价格翻一番
目前人数70+,价格299*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