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中小保险公司的突围之路

2016-08-10 16:45
作者:白白喵王
来源:亿欧

保险行业近期也是动作频频,BATJ在保险领域的布局都各有侧重,似乎保险行业全面触网已是板上钉钉的事。除了互联网巨头能在这场行业革新中斩头露角,传统保险公司又有哪些举措呢?

据新闻报道,众安保险已全面介入蚂蚁花呗,尝试用保险分期抢占年轻人市场;蚂蚁金服控股国泰财产保险,持股51%;凹凸租车携手太平洋保险推“出险代步车”增值服务;华海保险与我是车主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从产品到落地服务,全面织网。越来越多的中小保险公司选择和互联网公司深度合作,建立统一战线,以期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经济中所产生的场景化、碎片化需求,实现自身的突围之路。

四面楚歌

以产险为例,据保监会公开的数据显示,2015年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423.26亿元,而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和人寿财险四家的保费就占了总量的70%左右。而全国剩余的69家产险公司,包括22家外资企业,共同瓜分仅30%的市场份额。一直呈现寡头垄断局面的保险行业本就给嗷嗷待哺的中小保险公司很大的生存压力,现在又出现了不少互联网保险黑马。

已经拿到互联网保险牌照的公司有众安保险、泰康在线、易安财险以及安心财险。这些保险的后起之秀,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根据中国保险协会的统计,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2223亿元,比2011年增长近69倍。保险市场欣欣向荣是件鼓舞人心的事,但同时互联网保险的迅速崛起也加速挤压了中小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

中小保险公司如今所面临的,是“前有猛虎,后有追兵”,四面楚歌也不过如此。那和互联网公司深度合作的模式,能否真的有效果?支撑该模式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互换资源,各取所需

传统保险公司的保单主要依靠大量的销售人员去“跑业务”产生,这是将产品推向客户;而互联网的优势在于技术和流量,能将有需求的用户拉向平台。对于中小型保险公司来说,和互联网公司合作,铺设机构的费用就降低了,可以节省渠道费和人工费,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现在很多保险是通过第三方兼业代理平台场景化嵌入销售。比如淘宝下单时,消费者可以选择是否购买运费险;预定机票后可选择是否同时购买航意险。

除了增加销量外,还有一点是风险控制。例如蚂蚁金服这样的企业,凭借电商板块和支付板块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人物画像、消费习惯、支付信用等等。这些数据和保险公司原有的赔付数据相结合,对保险产品设计、风险控制都有积极的意义。

近日,国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宣布,其资本金将从8亿元,增至16.33亿元,新增资本金由蚂蚁金服全额认购。也就是蚂蚁金服将控股国泰财险,持股51%。双方表示,将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互联网新经济中所产生的场景化、碎片化的保险需求。

蚂蚁金服认购国泰产险,对后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这家以车险为主力的产险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6亿元,亏损额度为2944万元。和去年的数据相比,国泰产险的车险业务是不断扩张的,但同时也呈现出“做得越大、亏得越多”的怪圈。蚂蚁金服成为其大股东后,在战略层级上给予了国泰产险资金、技术和数据资源的支持。而从蚂蚁金服近期在的一系列动作来看,明显是要在保险上发力了,以完善金融矩阵。认购国泰产险股份,可以弥补蚂蚁金服没有牌照的短板,同时也拥有了传统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和线下服务优势。国泰产险会不会成为今后“蚂蚁车险”的主力军呢?值得期待。

2.政策变化,倒逼调整

保险行业的环境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险资金运用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二是商业车险费率改革。

一方面,来自保监会的情况显示,今年上半年利率下行和股市低迷,保险资金运用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全行业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2.47%,同比下降2.69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在于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简称“车险费改”)的深入。车主们大概都比较熟悉车险对自己的影响了:除了出险次数多,费率涨更快外,保险服务是提升了的。那费改对保险公司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说说大的两点:

①争更加激烈,同质化的产品和费率就意味着市场对公司的服务和品牌更加看重;

②直观体现的就是车主的出险次数会降低。这倒不一定是车主就都小心开车了,而是很多车主在发生小刮小碰时不再走保险了。

以上政策的变化,对中小保险公司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和互联网公司深度合作或许是一条出路。

如此次华海保险和我是车主合作,从其官方公开合作内容来看,双方会共同开发互联网碎片化类保险产品。比如专门保漆的产品,车主购买后发生车漆刮蹭,即可享受补漆服务。笔者认为,这一点就是基于费改考虑设计的。虽然从保险公司角度来说,费改后车主发生小事故时不再走保险理赔流程,是能给保险公司减少赔付金额(车险附加险这块保险公司一直是亏损的),但考虑到这块是车主刚需,如果能有一种既可以让车主享受到服务,又能帮保险公司控制成本的产品,确实有成为突破点的可能。而这件事单单保险公司做不了,这样的产品需要繁复的体制审核流程,而如果和互联网公司携手一起做,那就快多了。

对保险公司来说,在市场竞争中,资本是竞争力,优质服务同样是不容小觑的力量。技术是优化的核心力量,政策是变革的加速剂。中小保险公司在资金上比不上巨头,自然也要在别的方面快马加鞭。利用自身的数据优势换取互联网公司或是科技公司的技术优势。

例如,8月初,阿里云人工智能小Ai以客服角色入驻合众人寿,以期接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另外像天安财险这样的老牌保险公司,在今年7月初,也和中兴通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以数据为基础的全面合作。发布了“车易赔”APP3.0系统,利用网络视频技术,搭建车险勘查服务网络,优化理赔流程,旨在能提高理赔效率,降低成本。

3.认知提升,消费教育

虽然从保监会公示的数据来看,保费每年都在持续上涨,且增幅也呈上扬趋势。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内对保险的认知、对保险的消费力还不够。毕竟保险行业本就门槛高,保险条款多而复杂,难以让大多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弄明白,保险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可以加速用户对保险认知的提高。如何提高的?

拿近日众安保险全面接入蚂蚁花呗这一事件为例,落脚在两个点:场景消费和保险分期。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和花呗的分期后更是大大降低了购买门槛。保险产品特别是寿险,分期付款对保民来说,是“少了压力,多了便利”。如该平台上的明星产品“尊享无忧个人住院医疗保险”,保障高达30万,住院、医疗自费部分100%赔付,选择12期免息分期,保费最低每月只需9元;抗癌无忧成人防癌险除了最高赔付30万,还提供海外专家二次诊疗服务,保费最低只需每月2.1元。

产险方面,华海保险也选择了和我是车主合作,除了碎片化类保险产品开发外,双方将来还会在车险金融方面展开合作。看来车险分期、汽车以租代购这些都是不久后会普及的事。只是在此之前,需要联合同行或异业,让消费者养成消费保险产品的习惯。

在此之前,华海财险已和财客钱包达成战略合作,后者是定位年轻人的移动互联网金融公司。双方共同推出的“加班险”在去年也吸引了不少白领关注。华海财险虽然才成立两年时间,显然在触网方面十分积极,热衷于互联网保险方面的创新。和财客钱包在健康和出行两大方面入手,推出相应场景险种,如“运动险”、“亚健康险”、“堵车险”等。

通过将保险产品碎片化、场景化,并和消费金融相结合,用低价便捷来实现保险普及和消费教育,这也是保险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深度合作的重要契合点。毕竟和保险公司合作的互联网公司多为互联网金融公司或有金融方面的业务规划,看中的是保险业的征信保障和背后消费金融市场10万亿的大蛋糕。

保险业欣欣向荣,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通过合作重新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满足消费需求,行业健康发展,想想都是一副美好蓝图。但愿中小保险公司能够成功实现突围,一起来做大保险行业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