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瑶珉:警惕借互联网保险之名圈用户数据

2017-06-21 10:31
作者:林瑶珉
来源:新浪财经

       保险是一工具。对于买保险的人来说,它是财务工具,转移风险、维护财务稳定。这是由保险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虽然,伴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保险的功能有所拓展,但本性尚未改变。

  有人把保险当做成圈钱的工具,赋保险全新职能,以名正言顺。结果行业偏离正确方向,导致监管机关高举“保险姓保”,狠力纠偏,至今余毒未消。

  互联网保险,近四、五年的新词,先作为保险业创新的渠道,再演进成为一种新业务模式,以及试水的新专业经营形式,已经如火如荼。如同保险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革命性变革一般,它必定极大地促进行业发展,过程中大浪淘沙,适者生逆者亡。然而,大势之下,即便红火高热,依然需要一些冷思考。

  必须警惕,借互联网保险之名,把保险作为圈用户数据的工具。一些现象值得关注: 以互联网保险创新之名,强调“碎片”和“场景”,开发出了一些把鸡毛蒜皮、或者无厘头的事件做成保险责任的产品。赏月、脱单等奇葩保险之所以热此不疲,个中主因就是为了吸睛、流量、数据。比如,有家产险公司,用恶劣天气保险条款包装出了“上下班下雨保险”、“高温保险”等等,暑期不到三个月,花9.99元,气温超过临界值,每天获得0.3元保险赔款,这样的保险意义何在呢?更有一大批,保险金额只有几百、几十,甚至几元钱的保险产品,它们铺天盖地,动辄千万、亿万级别的单量。

  如此盛况,难言是非。有一点却是肯定的: 以前,说得渠道者得天下,说现金为王;如今互联网的逻辑是:得数据者得天下,数据为王。所以,其中,借保险做数据的有之;懵懂追随的有之;真心做保险的也有之。

  还必须警惕,保险能耐多了,迷失了本能。新技术对保险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添加和提升,被称为“赋能”。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保险业,保险公司不仅可能精准定价、精准营销,还可以扩展服务功能,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体检、护理、疾病预防,或者风险评估和预警等等。然而,如果说,因此保险的核心功能实现了从赔付到健康管理、防止灾害损失等等,那都是弃本求末。

  笔者认为,保险业在走向与互联网融合的变革道路上,其最重要的着力点在于:

  一是提高效率,体现在降低成本和优化服务两个方面。通过降低保费获取成本和运营成本,争取出降低价格和改善利润的空间。比较之下,更应该把这部分注意力用到已经形成市场规模的存量业务中。目前已经出现高额医疗保险,以及车险市场的探索,都是正道。任何的搜奇猎艳,或者个别中间商无论是简单粗暴、或者巧立名目,对于局部利益的豪夺,都是对用户利益的侵害,也将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险六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证明,只有将新技术带来的利益,最大程度地分享给社会和消费者,行业才能健康地进入一个新阶段。

  另外一个着力点是运用互联互通的新技术,降低保险契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教育和引导广大民众,增强风险意识,提升科学处置风险的能力,培育好未来的保险市场。

  笔者还认为,保险姓保,不该粗浅理解成只要有保障就行,应该还要符合保险的逻辑。要让保险业做到“无险不保”,那是对保险常识的无知。如果大额损失的风险不能得到保险的保障,低频低损失风险的保险却比比皆是,那将误导用户对保险的认知,削弱风险承担意识,进而扭曲民众的风险管理模式。

  另外,常有人拿国外也有各种奇葩保险来支持自己的奇葩创新。笔者的看法是,中国大陆其实还是一个刚兴起的保险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虽然保费收入、行业总资产体量都很大,但保险市场还不成熟,保险的市场积累也很薄,体现在保障程度还很低,核心功能还没有正常体现。在这种行业正确的价值观还没有成为主流并定型的时候,应该留心防止非正确的价值观的冲击,甚至将行业发展方向引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