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起,社保费率降低,对保险公司有什么影响?

2019-04-16 14:50
作者:保观
来源:保观

4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社保减费从5月1日起就要落地了。

《方案》直接降低社保费率的措施主要有两项:一是降低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从2019年5月1日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可降至16%。二是现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的政策延期一年到2020年4月30日,即失业保险继续实施1%的总费率,工伤保险的费率是各地可继续根据基金累计结余的情况确定降低的幅度。

《方案》强调,要稳步推进社保费征收体制改革。企业职工各险种缴费,原则上暂按现行征收体制继续征收,稳定缴费方式,“成熟一省、移交一省”。妥善处理好企业历史欠费问题,在征收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得自行对企业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不得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

社保费率降低也提几年了,这几年,经过几番减负降费,社保费率有所下降。比如2016,北京市的社保费率曾降低了1.2%。

但按照2017年的标准,社保综合费率在40%以上的城市仍有11个,占35个大中城市的1/3左右。而社保的“大头”,就是养老保险。

那么,有降费率空间的、社保费率高于16%的城市多吗?

答案是:太多了。

保观查询了部门城市的养老保险费率,发现在16个全国重点城市中,有13个城市的企业社保费率超过了16%。按照《方案》规定,表格里80%以上的城市有减低养老保险费率的空间,大部分城市的养老保险企业缴费费率是19%,此次直降3%,是我国建立社保制度以来降幅最大的一次。

部分城市养老保险费率

目前我国的养老金体系有三大支柱,分别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以及商业养老保险。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强制缴纳的养老保险。

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后,企业的支出变低,利好企业。而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费率维持不变,新费率对个人的直接利好有限

自2009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个文件,包括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要构建包括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在内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我国要构建多层次养老金体系,目标是所有人都有第一层次即基本养老金,大多数人都应当有第二层次即企业年金、职业年金。

当前第一支柱发展良好,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9.42亿人,覆盖了67.8%的人群。但是,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不足。替代率不足意味着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会比在职时有较大幅度降低,生活保障水平较差,体面养老、尊严养老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一支柱独木难支,想要体面养老,离不开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

企业年金发展缓慢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8.7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为238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中,只有2.5%的人拥有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专用于机关事业单位,本文不做讨论。)

据保观统计,目前,提供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的有博时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等基金公司,长江养老保险、平安养老保险、太平养老保险、中国人寿养老保险等养老保险公司和泰康资产管理、中国人保资产管理、中信证券等共22家公司。

其中,提供产品数最多的前三名是:中国人寿、泰康和平安,可见头部基金公司还不足以撼动保险公司。

在中英合资的恒安标准人寿保险公司获批之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市场一直由中资公司独占,市场参与主体包括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平安养老、泰康养老、长江养老、安邦养老、新华养老、人保养老等八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主营以年金为主的养老资产。

世界银行曾预测,至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总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企业年金市场。但现实是,国企是参加企业年金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实力有限,没有余力参加企业年金。不仅如此,保观发现企业年金的收益率很不稳定,比如2016年和2018年这两年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率都只有3%,不如某些定期存款的利率高。各种因素累加,企业年金遇到了巨大的瓶颈,五年来参保人数都保持在2300万左右的数量级上,没有明显增长。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今年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同时,目前也已到了发展企业年金的关键时点,要在企业年金上下功夫,覆盖到多数劳动者。我国应采取鼓励措施,让低收入劳动者也能享有企业年金。

如果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参加企业年金,对保险公司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不过,保观认为,这会发生在养老基金全国统筹或社保费率再次降低之后。

目前,第二支柱的覆盖率还是一个硬伤。

商业养老保险或迎来更多年轻客户

弥补第一支柱替代率缺口和第二支柱覆盖率的短板,还是要靠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

2017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确定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措施,其中首次明确了加大财税等政策扶持,加快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另外,《意见》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以多种方式投资养老服务产业,兴办养老机构,参与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用来购买个税递延商业养老保险的钱可以税前列支,等退休提取的时候再扣税。听起来是不错,但大家没有很买账。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个税养老保险累计实现保费约7000万元,承保件数约4万件。

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2018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3.8万亿元,同比增长3.92%。产险、健康险、意外险业务保费均有不同幅度上涨。只有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同比下降3.41%,寿险新增保额下降5%,新增保单更是大幅下降20%。

原因主要在监管。保监会2017年5月发布《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134号文),规定“两全保险产品、年金保险产品,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且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这直接导致了寿险公司新单保费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进入调整期。

此次调降养老保险费率,又是一个政府行为。有人担心养老险费率降低会不会影响养老金的发放。对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四部门有关负责人称,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在有效减轻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的同时,确实会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加大基金收支压力,但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整体收大于支,滚存结余不断增加,总体上不会造成养老金支付风险,不会影响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据悉,2018年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积结余约4.8万亿元。养老金足额发放没有问题,退休人员确实不用担心。

问题是,70后、80后、90后缴纳的养老金少了。等退休后,他们领到的养老金肯定也会变少,更加不足以覆盖生活所需开支。

2018年全国各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单位:亿元)

今年养老保险费率降低3%,不排除以后继续降低费率激活中小企业活力的可能性,那么强制性的养老险必定更加不能满足年轻人将来的养老需求。

80后、90后会比70后、60后更迫切需要配置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险。保观认为,保险公司的寿险发展有望提速。特别是江苏、山东、河南和四川这四个降费率的寿险大省和北京、上海两个降费率的寿险大市的寿险投保需求将会明显增加,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也将上涨。

受利率高位和严监管影响,近期新单规模下降,但业务结构已经明显改善。养老和医疗健康的市场需求也偏刚性,商业养老保险如果能顺应监管要求和大家的养老需求,承担一定的基本保障功能,创造跑赢通胀的稳定收益,增加投保人的养老金积累,保证投保人长期或终身提取,何愁不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