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指责险企入侵 万能险资金错配成“祸首”

2016-02-28 14:49
作者:
来源:

  在险资有钱任性,频频举牌的背后,万能险成为机构配置风险资产的主要杠杆资金来源。但用避险资金去配置股票这种风险资产,这种“被动加杠杆”存在明显的资产错配风险。

  一度被投资者称为“理财神器”的万能险再度被卷入舆论漩涡,而将其推至风口浪尖的,不仅仅是万科股权争夺战中的“口诛笔伐”。

  在险资“有钱任性”,频频举牌的背后,万能险这种避险资金已成为机构配置风险资产的主要杠杆资金来源。市场分析人士对此忧心忡忡,认为“用"避险资金"去配置股票这种"风险资产",这种"被动加杠杆"存在明显的资产错配风险”。

  王石质疑险企举牌资金

  在此番万科股权之争中,险企频频举牌中出现的险种,近日因王石微博转发的一篇文章再度引起关注。这篇名为《万科被野蛮入侵背后的真相,一场大规模洗钱的犯罪》的文章称“保险公司成为了一个洗钱的重要通道,就是大量的黑钱通过定向买入万能险或者投连险”。虽然这条微博很快被删除,但已迅速传遍网络。

  虽然对于万能险“洗钱说”,前海人寿回应认为完全合规。但由万能险引发的风波却并未就此平息。事实上,今年下半年以来,“有钱任性”已成为资本市场对于险资的标签之一。包括安邦保险、前海人寿、阳光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国华人寿、上海人寿、君康人寿、百年人寿等至少8家保险机构均发布公告宣布被险资举牌,且其中部分保险公司甚至连续举牌多家上市公司。仅在12月,截止21日,13家被举牌上市公司中,就有10家涉及险资。

  在其他金融机构频频曝出资金缺口的当下,保险业为何能够独善其身,甚至蒸蒸日上?万能险被认为是“公开的秘密”。“在二级市场上频繁举牌的保险公司主要为民营保险公司,他们在权益资产配置上更为激进,通过权益投资驱动负债发展,以获取更多利差收益以及业务规模。”国金证券(600109,股吧)分析师徐飞指出,其中,销售万能险正是其实现保费规模飞跃的重要渠道。

  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万能险保费收入达到6000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29.6%。据徐飞统计,同期国寿、新华和太保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 (主要为万能险)占原保险保费收入 (主要为传统和分红险)比例仅为4.9%、2.3%、6.2%,而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人寿、前海人寿占比 则 达 到 107.8%、 2938.6%、352.9%。

  “杠杆错配”隐藏较大风险

  收益高、期限短、跨区域销售……具备这些优点的万能险往往颇受投资者喜爱,在目前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已经“破3”的情况下,万能险的收益率一般都在5%—7%之间,优势明显。然而,这一“野蛮”生长的险种之所以有较高的收益,主要原因即在于其可以进入股市进行权益类资产的配置。

  虽然在万能险的设置中,所缴保费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保险保障,另一部分用于投资账户。但其保障功能并不完善,有的只保障身故,有的则同时保障身故和全残。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赔付的保障金额基本上仅为万能险账户价值的105%。与惹人侧目的预期收益率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令不少投资者将其当作纯粹的短期理财进行配置。

  这也令网销万能险遭遇了又一次大规模“下架”风波。与去年9月,“网销保险过分强调收益、忽略保障功能”的整改主因相比,“收益过高且不注意风险提示”、“长期保险却当中短期理财产品卖”成为集体遭遇“闭关”的新原因。据了解,万能险的期限多为5年,长的甚至到终身。网销页面上的所谓“1年 (或3个月、6个月)即可支取”,实际上是以退保的方式兑现收益,保险公司是变相缩短了投资期限。

  有险企网销渠道负责人对此坦言,产品期限越短,风险越大,这对现金量管理能力的要求越高。且投资与保费收入期限错配,到期兑付时会面临较大压力。而负债端成本不断提高下,险企也不得不在投资端进行更为积极的配置,这也成为其在资本市场频频举牌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广发证券(000776,股吧)分析师看来,对老百姓(603883,股吧)来说,在各类资产收益率普遍下降的环境下,既能保本保息还能带来“上不封顶”投资收益的“万能险”是一种远好于储蓄和理财产品的“最优避险资产”。但现在“避险资金”成了机构配置“风险资产”的主要杠杆资金来源,这属于一种“被动加杠杆”,有较大的“资产错配”风险。

(责任编辑:张振江 HN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