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如何赋能保险?

2018-04-23 15:03
作者:
来源:互联网保观

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中国的海商们就已经会自发筹资建立一个共同的资金库,用以支付在出海过程中被损坏的船只的维修费用。最早期的保险就是以这一互助形态开始萌芽的。

 

虽然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科技已经完全颠覆了保险行业的销售形态,但是价值万亿美元的全球保险市场在很多方面依然还很“古典”。

 

(在美国)即使保险的网销已经非常普及,依然有大量的客户还在通过电话向保险经纪人购买保险。大量保险公司还是只出具纸质保单,这意味着他们在处理理赔和支付时,无法避免人为错误的干扰。

 

传统保险业务流程中,任何一步发生错误,都有可能出现牵一发动全身的后果。比如投保人信息丢失、保单条款错误解读以及理赔过于冗长。

 

区块链技术,一个基于密码学的分布式账单,或许有机会改善这一切。

 

虽然这两年区块链被吹得天花乱坠,似乎它能彻底改变互联网,但是目前只能说是雷声大雨点小。此外,区块链的杀手级应用很有可能是率先出现在一些最古老的行业中。像保险这样涉及到保险公司、投保人、中介以及再保险公司等多方参与的行业,区块链也有能力为他们提供强有力的转型驱动。

 

当然,区块链的实践注定会比理论难上数倍。因为在我们能见到区块链在某一行业上的广泛应用前,做区块链技术的保险公司和创业公司必须要先克服监管和法规上的障碍。还有一些评论家认为,对于像保险这样还没有完全应用云技术的行业来说,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将面临诸多阻碍。

 

区块链技术能否跨过监管和法规的障碍,为保险行业制定新的标准?现在做判断还为时过早。但保险公司和创业公司依然对区块链有着无限憧憬,并加足马力在进行尝试。以下是区块链和保险最有希望进行高效整合的四个方向:

 

反欺诈:通过将保单信息记录在无法篡改的账本上,并在链上处理理赔流程,区块链能够帮保险公司识别出同一事故反复理赔的欺诈手段。


赋能产险:通过智能合约来执行产险的投保、续保和理赔,区块链能大幅提升产险的效率;


赋能健康险:区块链技术可以将用户的健康数据以密码学的手段存储在链上,健康服务商在获得授权后便可调用数据。这一特性将使健康险生态系统的信息交流更加高效;


再保险:通过将再保险合约用智能合约写到区块链上,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沟通和业务交流将更加高效。

 

一、反欺诈

 

现如今,保险行业的复杂流程造成了业务参与方之间的信息缺口,而这些信息缺口有时就成为了不法分子手中进行欺诈骗保的套利武器。有时一笔理赔业务的流程会持续很长时间,这将让不法分子创造了利用同一起事故像向多家保险公司进行反复理赔的机会。

 

在美国,保险欺诈案件给整个行业带来的损失高达400亿美元一年。保险公司的损失将会最终由投保人买单,导致每个家庭的户均保费支出上升,上升幅度在400美元到700美元之间。

 

区块链技术能够加强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效率,帮助他们共同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在一个分布式账单上,保险公司记录上每一笔理赔的数据,通过控制数据读取入口的权限,他们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其他保险公司在获得权限后,就可以共享理赔数据,从而及时发现可疑的欺诈模式,在支付理赔款前就能开展深入调查,确保理赔的正确性。

 

目前保险公司主要是通过一些第三方数据公司来部署反欺诈方案,据估计,数据反欺诈的市场体量将在2023年达到420亿美元。这些数据公司可以通过以往的理赔案件来推测和识别欺诈理赔的模式和特点,但由于目前不同组织之间拒绝分享敏感信息,其准确率并不理想。因此,如果没有一个可供全行业共享的信息库,想打造为全行业服务的反欺诈系统是非常困难的。

 

基于区块链的反欺诈系统可以从分享欺诈理赔案件入手,让保险公司共同建立一个分布式账单,一起来识别和判断欺诈行为的模式,并逐渐将理赔的处理转移到链上。这一系统相比于现有模式来说,有三个关键的优势:

 

  • 规避重复记录,并且让事件和理赔一一对应,防止重复理赔;

  • 建立所有权机制,通过将保险标的进行数字化,防止伪造标的进行欺诈的行为;

  • 减少违法分销行为,非授权的保险经纪人如果将产品销售给客户并私吞保费,客户的保单将不会被登记上链,也无法享受服务。

 

欺诈案件的减少将能改善保险公司的利润状况,从而让他们能有更大的空间为客户提供保费折扣。

 

Everledger是一家区块链创业公司,他们为买家、卖家和保险公司提供了一个记录钻石所有权的分布式账单。这家公司已经利用区块链技术将160万颗钻石进行了数字化映射,所有被记录的钻石都被激光打上了独一无二的“指纹”,这些指纹记录了钻石的序列号、钻石净度和切工。被记录在区块链账本上的,正是这些指纹。


比如说,一个钻石经销商想要通过伪造一起盗窃事故来骗取保费,保险公司可以先行支付理赔。经销商在获得理赔后,给钻石伪造了一份证书,重新让其进入流通市场。但因为每个钻石的特性都已经记录在“指纹”中并被记录在了区块链上,当这颗钻石的流通信息更新到区块链账本上后,保险公司会得到通知,并且可以将该钻石直接没收。

 

理赔欺诈是困扰保险业的棘手问题之一,它会导致无意义的保费上升,并降低正常客户的理赔体验。反欺诈将是区块链在保险行业最有意义的应用案例,区块链能为保险公司和投保人提供一个永久可查询的理赔审查账单,所有人都可以查询和评估被记录过的理赔数据。

 

除了防范理赔欺诈,这个保险业的理赔审查账单还可以为理赔流程的系统实现高效率的自动化升级,特别是在产险领域。

 

二、赋能产险

 

对于主要是承保房屋和汽车的产险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收集必要的信息和数据来评估和处理理赔案件。目前,数据收集的流程主要是手动完成的,并且要协调不同的数据源和客户,整个流程出错的环节很多。

 

区块链技术可以让保险公司将客户的实体资产数字化上链,并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将理赔条件代码化,实现自动化理赔。这一切流程将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形成一个理赔审查账单。

 

在传统的车险体系里,当你遭遇车辆事故,并且对方司机负全责时,如果你要拿到理赔款,需要经历自己垫付维修费用、提交理赔申请、等待保险公司审查理赔案等过程。有些保险公司还需要等待全责方的保险公司支付该笔理赔款之后,才会将理赔款打到你的账户中。

 

整个车险的流程逻辑很简单,但是因为涉及到两家保险公司,其内部的理赔流程往往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效率低下,用户体验不佳。区块链则可以通过统一流程、资产数字化等手段,为车险的理赔流程赋能提效。


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可以将纸质合同转化为可编程的代码,将理赔流程自动化,并且分析计算出理赔案中各方的责任比例。一份合同是由两方或多方之间达成的协议,并由法律背书,在满足特定条件时强制执行约定内容。而一份智能合约则是由两方或者多方之间达成的协议,并且写在区块链上,在满足特定条件时由代码自动执行。

 

比方说,当投保人提交理赔申请时,智能合约可以在满足理赔条件的情况下自动确认理赔,对于较为复杂的理赔,智能合约还可以触发一个人工复核的请求。在特定险种中,比如航空延误险,智能合约可以和空中交管数据库对接,在投保人所在航班延误或取消时,自动触发理赔。

 

安联保险近期推出了一个基于超级账本(Hyperledger)Fabric区块链的保险赋能产品。该产品和花旗集团的CitiConnect相连,可供保险公司在区块链上记录续保、保费支付以及理赔流程等信息,为他们简化了整个产险的业务流程。安联的Yann Krattiger表示,基于区块链的自动化流程,将能取代大量的邮件交流,提升不同部门和公司之间的交流效率。

 

区块链除了能为保险公司提升后台的效率,同样还能为消费者带去优秀的用户体验。DocuSign是一家和Visa达成了合作的创业公司,他们近期推出了一个区块链系统,用户可以在链上租车和投保车险,从选车到选择保险,从验证身份到支付保费,每一步都记录在区块链上。用户事后要查询整个租车流程的情况,将会非常方便。

 

三、赋能健康险


传统的健康险领域一直欠缺一个可供服务供应商、保险公司和病人之间交流和交换数据的生态系统。

 

作为个人来讲,我们一生之中肯定会在求医过程中遇到大量不同的医生和专家。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健康信息实际上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之中,对于医生和健康服务商来说,共享和协调病人们的敏感医疗数据困难重重。

 

基于密码学的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保证病人隐私不被侵犯的前提下,为医疗行业提供一个全行业的、可同步的医疗数据库。

 

比如说,在美国,若你摔伤了腿,在你见骨科医生想要进行治疗时,你能否获得合适的治疗取决于骨科医生是否能够从初诊的医院处获得精确的骨折信息,以及从你的主治医师处获得你以前的病史。骨科医生的秘书必须向以上的这些医疗服务供应商处协调和获取信息,还要向保险公司确认医疗费用并获得手术授权,提交理赔。这一切都需要人工处理,因此每一步的效率和准确率都难以保证。

 

数据分享和医疗协作之所以在现阶段难以实现,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

 

首先,医疗数据存储端的后台系统太落后了。虽然全球的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EMR)市场价值高达280亿美元,但不同市场的医疗服务供应商和保险公司受困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存储的标准和格式。共享出来的数据往往还需要医院、药店和保险公司重新整理。

 

其次,严格的隐私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分享的推广。在美国,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的存在保护了病人的隐私,但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服务商和保险公司之间的数据分享。

 

隐私法造成的影响非常深远。在美国,政府在2016年医疗数据管理上的支出占据了整个医疗领域的15%。这类支出包括花20美元记录一次病人到主治医师处的问诊,也包括花215美元记录一次手术。据估算,这类支出中有三分之二是与保险公司和账单报销有关。美国的医疗支出在2016年达到了3.3万亿美元,因此医疗数据管理上的支出还是相当巨大的。

 

2017年,美国医院中的被否理赔金额高达2620亿美元。理赔被否的原因包括未经保险公司确认就进行手术以及数据录入错误等。虽然医院主动承担了这其中63%的理赔费用,他们会继续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申诉,但这对于医院的管理层来说也是一个耗时耗力高成本的任务。

 

区块链技术则可以让病人自己掌控他们的医疗数据,让他们对医疗供应商进行数据调用的授权。在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库中,用户的医疗数据首先经过加密处理,产生一个能够解密的私钥签名,用户通过私钥授权医疗供应商读写自己的医疗账本,所有被记录上的信息都会表明记录者和记录时间,方便未来的查阅。

 


 MedRec是一个来自MIT的团队所做的去中心化的医疗数据账本管理系统。他们的系统逻辑就是将医疗记录加密之后,让医疗服务商商凭客户提供的授权码读写医疗数据,并用区块链记录下所有医疗记录的上链时间和上链记录者。这样的设计,相比于直接将医疗数据记录在区块链账本上,更能保护用户的隐私。虽然MedRec目前还只是一个处于概念验证阶段的产品,但是它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用区块链技术提高医疗数据管理效率的思路。

 

GemOS是一个在以太坊上开发基础设施应用的项目,其子项目GemHealth也致力于让客户掌控自己的医疗数据。该项目希望能让病人、医院和保险公司能够实时的在区块链系统中查看和编辑客户的病历,从而提升理赔的效率。

 

四、再保险

 

保险公司存在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转移风险,降低意外事故对家庭的影响。这些风险和意外包括疾病和意外灾害。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有时,同一类型的风险可能会集中爆发,从而给他们的偿付带来极大的资金压力。而再保险公司则会为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分流保险公司所面临的潜在风险。根据再保险产品种类的不同,再保险可以为保险公司在某一时间段内分担部分理赔支出,也可以对特定险种,比如地震和飓风等大灾,进行分担理赔。

 

通过区块链来共享数据,再保险公司可以更高效地安排资金用于理赔,而不用被动地等待原保公司提供数据之后再执行下一步流程。

 

目前的再保险流程是非常复杂和低效的。比如临时再保险业务,一份再保合同中的不同风险都需要被独立承保,而在最终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往往会经历长达数月的谈判。此外,保险公司一般会和多家再保险公司合作,再保险公司之间不同的数据标准往往会导致对保单条款不同的解读和判断。

 

区块链技术有潜力能够颠覆现有的再保险流程,它能通过共享账单来简化信息交换的流程,从而提高交流效率。在区块链上,一张保单的交易信息、理赔信息等数据都可以同时出现在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系统之中,这就省去了双方为了核定该保单信息所来回交流的时间。

 

据普华永道估算,通过区块链技术来提升运营效率,整个再保险行业可以节省下50-100亿美元的成本。而再保险成本目前占据了保费的5%-10%,这一节省下来的成本也能为投保人带来保费上的优惠。

 


欧洲最大的保险集团安联和再保险投资公司Nephila合作签订了一份基于智能合约的自然灾害掉期合约(Catastrophe Swaps)。这类合约是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进行风险转移的金融工具,当某一地区发生灾害时,比如加利福尼亚的地震,智能合约会根据再保险的协议自动支付理赔款。

 

安联的首席承保师Richard Boyd表示:“智能合约取代了人为干涉,由人为操作可能导致的错误被彻底消除了,理赔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走向区块链赋能的保险

 

虽然区块链技术还处于发展早期,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不少有潜力的基于区块链的保险应用。安联和瑞再这样的保险巨头,以及大量区块链新兴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当然,即使行业对区块链的应用非常乐观,在其出现广泛应用前,区块链保险还需要完成大量的基础性建设,包括底层环境、行业共识和用户习惯培养等。

 

从保险行业的角度来看,保险公司们需要就区块链技术的部署和应用制定统一标准,区块链是为保险公司提供数据分享的工具,但首先保险公司之间需要愿意互相合作。

 

区块链技术本身也需要继续发展进步。公链系统,即每个人都能读写的去中心化账本,并不太适合保险业,毕竟投保人的隐私必须得到保护。因此私有链和联盟链或许是对于保险行业更有潜力的方向。

 

保险行业是高度规范化的行业,区块链的介入势必会对传统监管造成影响。这一方面也需要监管机构和行业自律机构共同协力,利用监管沙盒等系统,探索适合区块链的行业监管手段,为金融创新提供合适的成长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