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保险带货王?《我不是药神》能改变国民保险意识低下的现状吗?

2018-07-11 10:50
作者:保观
来源:

p2519432317.jpg

《我不是药神》火了,首周末票房突破13亿、观影人次突破3769.7万;点映期间,该片在票务平台的评分高达9.7,问鼎国产片最高纪录;豆瓣评分9.1,成为华语影史第九部豆瓣9分电影。

而跟随《我不是药神》火的,还有保险,该影片的讲述白血病患者买不起天价救命药的内容,成为了保险营销的利器。据了解,全国各大城市均有保险公司进行包场组织客户观看《我不是药神》,当然在影片播放前自然少不了保险公司的业务营销视频。

山争大哥估计怎么也想不到,影片最大的受益者成了卖保险的。保险公司闻风而动,借势营销不是没有道理的。事实上,随着影片的大热,引发了舆论对于商业保险在大病医疗中重要性的高度关注,并引发了大范围的探讨。小观身边的不少朋友,也“一片惊醒梦中人”,嚷着要买保险了。

图片1.png

影片引发商业保险探讨

支付宝也顺势推了一把小程序,其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保险类小程序访问量同比上涨414%,其中众安保险提供的“少儿保-儿童保险精选”、“健康保-重疾大病保险”,“旅行保-旅游保险精选”涨幅分列前三。

 图片2.png

《我不是药神》成保险带货王

《我不是药神》火了,国民的保险意识真的提高了?虽然影片助推了一把人们对于风险的认知,但事实上我国国民的保险意识并没有想象中乐观,不然也不会成为阻挠互联网保险to C模式发展的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目前衡量保险的覆盖率有两个指标,一个是保险深度,指保费在GDP中的占比;另一个是保险密度,是指人均保费的支出金额,中国这两个指标目前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图片3.png

对照国际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虽然我国是目前全球发展最快的寿险市场之一,然而直到 2016 年底,我国保险市场的保险密度(人均保险费额)和保险深度(保险费与 GDP 之比)仍仅为 329 美元和 4.2%,距离同期全球保险市场的 689 美元的保费密度和 6.2%的保费深度还存在着不小差距。此外,从人均保单数上看,我国寿险保单持有人只占总人口的8%,人均持有保单仅有0.13张,远低于发达国家1.5份以上的水平。

以上数据,从侧面说明了我国国民的保险消费意识仍旧落后,而造成这种落后的原因也挺复杂的: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较慢,国外保险发公司经历了百年以上的发展,保险做得十分专业,而我国保险业的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迅速发展,时间短暂,阻滞了民众对保险的感知。此外,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我国国民对风险的认知度也不高。

长期以来,国内各大保险公司采取的是一种粗放型增长模式,对提高民众的保险意识较为忽视。尤其是过去代理人制度的疯狂扩张,代理人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销售误导、理赔困难等问题,使许多人对保险和保险公司产生了误解和偏见,客观上造成了用户对于保险公司的不信任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保险消费意识的提高。

社会保险教育的缺失,普及风险与保险知识,可以显著提高人们的风险与保险意识,帮助人们树立起较强的风险管理的观念。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普及性的国民保险教育基本不存在,人们需要自己去寻找学习保险知识的渠道,这也影响了人们风险意识的提升。

诸如《我不是药神》的电影或许在短时间内能够提升人们的风险认知,但是当电影的热度过去,我们是否要思考如何从本质上去培养用户的保险意识,保险的营销方式是不是可以美好一些,不要动不动就卖焦虑?我们怎么样去普及保险内容,重视产品的内生价值,培养起用户的习惯与认知,重建用户的信任度?这些课题仍待保险业的探索与解决。

至于保险公司包场请客户看电影,嗯,只能说,为了业绩,也是蛮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