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时代来临,商业健康险迎来发展机遇期

2022-11-15 14:05
作者:保观
来源:保观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条件及方式的改变,我国慢性病、重大疾病出险率呈高发且年轻化态势。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波动反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和对健康保障的需求,都在逐年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作为与人民健康紧密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再度明确,“增加商业健康保险供给”,鼓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包括鼓励产品创新,更加注重发挥商业医疗保险优势,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完善创新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与服务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有较多财富,具有较强购买力的中高净值人群的健康状况如何?对于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呈现出怎样的诉求?针对商业健康保险体现出怎样的配置倾向?

近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联合出品的《中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和保险保障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上述问题或许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

慢病患病率超30%,健康自评仅3分

居民整体健康状况对于医疗服务需求起到关键性作用,在这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常见慢性病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尤为普遍。慢病患病率受到实际患病情况和知晓情况两方面共同影响,任一方面的提升均会导致确诊率增加,从而意味着居民对于医疗服务需求的提升。

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慢病患病率自2012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截至2020年已达到30.6%。与之相对,居民健康主观评价指标稳定维持在3分左右,且不同年份间变化不大。中高净值人群在这两项数据上与居民整体情况基本保持一致,其对医疗服务或健康管理的需求同样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

调查样本将受访者的居住地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三组,发现在绝大多数年份,一线城市样本慢病确诊率均高于二、三线城市,且健康自评水平也要低于二、三线城市。换言之,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中居住的居民对医疗服务或健康管理的需求更高。

中高净值人群普遍追求高层次医疗服务资源

白皮书显示,中高净值人群的住院率和患病就诊率均低于非中高净值人群,医疗资源使用频率偏低。与之相对,中高净值人群的住院费用及年度家庭医疗总开支却明显更高,这意味着其在使用医疗服务资源时追求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

图片11

图:医疗服务资源使用情况

图片12

图:住院率及住院花费

事实上,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具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基本医疗保险在广度上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但保而不包的特性,也决定了其在深度上的不足。例如,在药品费用方面规定,非社保范围内的药品无法报销。中高净值人群除享受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外,还借助市场机制分担自身追求更高层次医疗服务所产生的额外费用,如借助高端医疗险寻求更好的境外医疗资源。整体而言,该群体来自社会及机构的保险保障是比较完备的。

中高净值人群健康险覆盖面更广

白皮书指出,约有20.6%中高净值家庭配置了商业健康险,中高净值家庭中成员拥有商业健康险比例为12%。与之相对,非中高净值家庭这两项数据分别为6.6%和3.3%。由此可见,无论在个人还是家庭层面,中高净值家庭商业健康险覆盖面更广,覆盖程度也更深。图片13

图:个人商业健康险配置情况

针对已配置商业健康险的家庭分析其户内商业健康险配置的完备程度,发现所有已购买商业健康险的家庭中仅有20.5%的家庭实现了全员覆盖,户内成员商业健康险平均覆盖率为53.2%。其中,中高净值组家庭全员配置商业健康险的比例为23.6%,户内商业健康险的平均覆盖率为56.5%。这说明即便是在财富水平高、购买力强的中高净值家庭,商业健康险的保险密度依然有相当程度的可提升空间,随着中国健康教育不断深化,该群体健康险需求觉醒,凭借人均保费相对较高的优势,将成为健康险发展的重要客群,商业健康险的市场接受度也将显著提升。

百余款产品满足中高净值人群需求

长寿时代来临,健康对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中高净值人群对于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的需求愈发强烈。伴随“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动,商业健康险迎来了发展机遇期。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在商业健康保险蓝海中不断探索与创新。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坚守保险本源,不断加大健康保险产品供给,推动产品多元发展,促进多层次产品体系建设。针对不断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积极推出多类商业健康保险,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2018年至2021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结合客户多样化、差异化健康保障需求,持续丰富公司健康保险产品体系,新开发各类健康保险产品百余款。

未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充分发挥专业、资金、网点和队伍优势,在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持续升级产品和服务体系,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高质量服务满足中高净值人群需求,助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