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险电商起步到首次实现“按天买车险”,车车希望撬动保险渠道革命

2016-11-01 16:16
作者:周天
来源:36氪

“车险市场一年7000个亿,占整个财产险市场的70%,居然几十年没有创新,匪夷所思。”车车车险创始人张磊对36氪发出这样的感叹,背后原因是,在保险市场强监管态势下,产品创新严重不足,比如“按年买车险”已成惯例,但大量车辆长期空置依然要交保费,资源浪费严重,车车希望对此有所突破。

分析发现,有将近24%的用户每年的行驶里程不足6000公里,再加上一二线城市限号限行,据测算,普通车主一年有48天-150天时间,车辆处于停驶状态。

但是产品创新并不容易,监管的底线是:“中介机构不能自己定价”,此前按里程计费的一系列创新产品就被保监会明令禁止。

因此,在精算界有句玩笑话,“车险不需要精算师,因为产品都是监管部门设计的。”这种强监管事出有因,当年一家叫中华联合的保险公司曾因产品定价太低,被风险击穿,最后由监管层出面兜底赔付了四五十亿。所以到后来,保险公司的自主定价空间被收窄。

要想在监管划定的狭窄空间内做产品创新,非常艰难。车车要想实现“按天买车险”只能另辟蹊径,原理是,采用对原有保单的“批改”技术,让保单本身定价不变,仅对原来的时间和险种进行二次修改和启用,通过技术规避没有触碰条款制度,实质跟“停机保号”一样,因此获得了保监会的许可。

车车不光实现了按天买车险,还可以按细分险种来进行启动停止。不用车时可以只保留盗抢险,暂停第三方责任险。如果自家有车库,甚至连盗抢险都可以停用。这样一来,让用户对划痕、涉水、自燃等十个险种都能自定义选择。

但最初,车车想要切入的车险市场,还是铁板一块,要想撕开一个口子,只能从中介做起。等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之后,才有机会进行产品创新。这个过程中,车车会把佣金的大部分用加油卡形式返给消费者,从而把用户的消费习惯培养起来。

作为线上渠道,相比传统保险中介模式优势比较明显。比如,一家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保险中介企业,一年几十亿销售额都要靠十几万线下业务员来实现,模式很重,而车车目前的员工只有200人。

很多平台用很低的“钓鱼价格”来获客,并非实际保单价格,常常把获取的客户销售线索卖给保险公司来牟利。车车希望让行业价格变得更透明,像携程一样实时报价,把车险购买流程优化得像买机票一样,因此,车车把保险公司的报价接口接入平台上,进行实时比价。

对于车险的未来,欧美的趋势是,第一步是实现电子渠道分发,而第二步则是依照用户使用量的不同提供差异化服务。这也是车车当前正在走的一条路径。再往后,从明年开始,车车将开始围绕车主和他们的家庭来提供综合类保障。

在张磊看来,车车具备两个优势:第一是国内几乎唯一的一家拿到几乎所有包含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报价接口。这是因为团队以前给这些保险公司做过技术和系统的外包服务,打交道有10年之久,因此关系良好。 

第二,车车还和BAT等流量巨头建立了合作,并不缺乏流量来源。目前,车车通过这种方式已经积累了一千万用户。而这一点对于流量巨头的意义是提供了增值服务,实现了流量变现。

骗保等欺诈行为是保险公司面临的难题,车车对这个环节加以改进,比如,只要芝麻信用分650分以上就可以免查勘。因为骗保可以判刑,如果在蚂蚁那里有借一万元的资质,就没有必要为几千元冒风险。传统保险公司用外包团队来进行核保,其实跑冒滴漏现象更普遍,相比依赖人工,技术更能解决操作风险。

张磊认为,创新的保险行业能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改变了销售机制,以前是强推式售卖方式,消费者并不主动买。现在通过互联网分发做到条款简单,用户体验好。

第二,定价机制,通过app让消费者参与价格决策,把定价权转移到消费者手里,实现实时报价。

第三,是让用户能够定制产品,而不仅是强行把已经设计好的产品和条款摊派给用户,从而让产品变得更多样化。

传统保险公司其实也需要利用这类新兴科技公司,帮其连接潜在用户,让产品更加符合用户需求,并降低获客成本。“以前人保、太平洋跟用户有不小的距离,他们也是被传统中介的这种代理人模式给绑架了。”

保险的未来是什么?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传统保险公司会变得越来越次要,用户会被新兴平台截留,最后保险公司会沦为单纯的承保人,仅仅掌握资金池,而定价、销售、服务和技术都掌握在新兴创业公司手中。这就像银行,在被微信支付宝的账户体系截留用户之后,仅仅沦为了一个通道。

也正是押注这个趋势,近期,在车车完成的新一轮融资中,顺为和宽带资本进行了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