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拓宽投资渠道应对资产荒 举牌风险可控

2016-03-17 09:13
作者:
来源:
  从“险资举牌”,到“野蛮人叩门”,去年下半年开始,以“宝万之争”为代表的保险公司举牌潮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其中,对于一些中小险企的投资行为更是质疑之声不断。

  事实上,加大股票投资力度,以其专业投资能力挑选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进行大比例股权资产配置,对于A股价值投资与保险公司资本增值可谓双赢。而目前在连续的举牌热下,国内险资的投资状况究竟如何?近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对此给出了答案。

  举牌行为总体风险可控

  近年来,保监会按照“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思路,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保险资金改革的监管政策。在改革的推动下,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从2012年的3.4%提高到2015年的7.6%,达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的最好水平。而在此背后,险资对举牌行为的热衷可谓贡献良多。

  无可争议的是,作为长线资金的保险资金,在进行包括举牌在内的投资行为时,对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另一方面,其也能够为保险公司带来长期性、战略性的资本增值机会。

  不过,虽然业绩优良、具有长期持有价值是大多数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但在差异化的选择标准下,也可能面临完全不同的投资结果。事实上,统计显示,自去年6月30日以来,A股累计已经有149次举牌行为,涉及到86家公司,共耗费资金1798亿元。其中,只有54次举牌目前还赚钱,占比只有36.24%。

  而浮亏超过5亿元的3次举牌,都发生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这也一度引发了市场对于中小险企举牌热潮的担忧。

  不过,日前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险资举牌行为总体风险是可控的。具体来看,目前保险资金的资产结构、质量与流动性均较好。

  根据保监会披露的数据,目前保险资金的运用余额达到11.4万亿元,其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达到75%;持有债券的90%险资信用等级达到AA级以上,股票、股权等权益类投资以蓝筹股为主,基础设施等投资AAA评级的占比达到92%,有担保的资产占到88%;债券、股票、基金等流动性比较高的资产占比达到56%,其中有34%是高流动性资产。

  与此同时,据项俊波介绍,截至2015年年底,共有10家保险公司累计举牌36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余额为3650亿元,占保险资金运营余额的3.3%。涉及36家上市公司中有21家是蓝筹股,投资余额占全部被举牌股票的93%。

  面对总体浮亏风险可控,但部分大幅浮亏的个体则存在较大风险的情况,通过制度的完善来降低保险资金入市所可能带来的风险亦被认为是必要之举。项俊波亦指出,下一步保监会将持续关注和监测险资的举牌行为,强化监管措施,加强风险预警和管控,确保在规则允许和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操作。

  渠道再扩容激活险资活力

  事实上,在资产荒下,险资投资渠道如何扩容一直被认为是重要问题。就在日前,保监会下发了《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下文简称《征求意见稿》),对此前发布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根据《征求意见稿》,允许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允许险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允许险资投资设立不动产、基础设施、养老等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可以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私募基金。“此次明确鼓励了保险资金可投资ABS、创投和私募等产品,思路很清晰,支持专业资金管理机构帮助险资管理资产配置,在强调风控的同时获取较高的稳健收益。”广发证券(000776,股吧)分析师曹恒乾分析。

  在曹恒乾看来,保监会较为担心的是一些规模不够大的保险公司,通过提供能够吸引客户的高投资收益演示产品进行资金池储备,但却缺乏类似管理资金的能力和经验。

  而此次修改也明确指出,保险机构涉足“直接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无担保债券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创新、不动产投资计划创新和运用衍生品等业务,应当具备相应的投资管理能力。”这被认为体现了风险与能力匹配的宗旨。

  分析人士认为,本次险资运营管理办法修改也是配合已于今年正式实施的偿二代推进,这也意味着不同风控能力的公司在险资运用上存在不同的标准。而基于类似私募股权和ABS之类的具备一定风险的衍生金融产品,对投资方提出较为严格的风控能力。曹恒乾亦认为,虽然从政策层面上,此次征求意见稿对行业扩大投资范围是定性利好,但在具体实施办法落实前,还不能确定是“大小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