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的创新案例浅析丨“驾考宝”能不能保?
互联网保险创新形式层出不穷,而针对不同的场景,创业公司也在积极挖掘和渗透。
考驾照,学员最担心的问题莫过于挂科了,而如果有一款产品能够一挂科就可以赔付补考费,你会选择吗?
近日,生态保险发行平台“海绵保”联合各大驾考平台发起成立“海绵保-驾联盟”,并联合中国平安推出“驾考宝”保险产品,用户在联盟中任何一家驾考平台学习,都可以享受“驾考宝”的保障。
“驾考宝”提供的保障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科目一至科目三,任意科目挂科随即触发保单,赔付金额是补考金额的100%,且理赔不限次数;第二,5次挂科,直接赔付学费。
具体到保费,海绵保表示,考虑到驾考宝产品的独创性,为了防止被抄袭,所以保费保密,目前是由B端企业平台买单。
理赔上,理赔金额根据不同地区标准赔付,参照当地车管所的公示文件制定的标准执行。从理赔程序看,目前是主动理赔,海绵保提供的资料显示,学员需在线上理赔通道上传相关资料,审核通过后3个工作日内就打款到学员银行账户。
如何应对骗保?
海绵保表示,理赔需要的成绩单都有官方凭证,如果有人为了骗钱故意考不过,他得到的也是根据当地车管所公示文件制定的补考费的赔偿,所以不会有更多的额外获利。而且产品设计是让平台方和学员都不会从这件事里有额外获利,理赔过程也都是线上申请,不会有人为操作的空间。
安心财险一位产品经理对这款产品表达了看法,“第一,创新险种的监管问题;第二,这个险种市场人员群体有限;第三,互联网保险不断在场景化碎片化上做文章,但是目前整体比较失败。这样的险种还有很多类似的,比如‘英语四级挂科保险’等等,和‘保险姓保’的思想不是特别符合。”
华谊保险CEO敬辉认为,“这更像是一款噱头产品,以前就有大学生的考试挂科险被叫停的。这种产品人为操纵风险比较大,在利益驱动下,不排除骗保的可能性。而且保障的方向不对,变相鼓励学员可以不用专心学习,反正挂科有保险交补考费。保险不应该为那些不对的事情承担风险,否则就成了鼓励。”
曲速资本创始合伙人杨轩表示,“这也是保险的一个普及,不错的事情。不过从产品本身而言,这个产品和贴条险没有特别大区别,本质上可能还是为后续车险积累用户。”
事实上,中国平安在2014年11月就曾经推出过针对驾考学员的“学车无忧险”,保费是固定的,200元/人,拥有四类保障项目:驾驶培训费用损失、意外身故或残疾、意外医疗、意外住院津贴。具体到驾驶培训费用损失,条款规定:学员在驾考有效期内,如果驾考五次不过,学员最多可获得1万元赔付金。
市场够大,是不是刚需?
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国内共有3.4亿人通过了机动车驾驶资格考试,占全国人口的24.9%,预计到2020年,驾驶人数将达到4.7亿人。截至2016年10月底,共有2800余万人报考机动车驾驶人培训,线上报名人数预估有58万人,占比2%,而且这一占比预计会逐年增加。驾培市场在2016年的市场规模是1400亿元,预计2019年达到2000亿元,潜力巨大。海绵保CMO侯彬彬认为,“驾考宝作为驾培行业的标杆创新产品,保费规模预估有30亿元。”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名还未考取驾驶证的王平(化名),对方向记者表示,“对这款产品兴趣不大,因为如果要考证,目的是通过,而不是单纯为了获得补考费而买保险。”
一位保险公司电商负责人认为,“保险创新分为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和营销创新,一些互联网保险公司只是对某些看上去新的产品在一点小细节地方做了改良,然后放大营销创新。而且类似产品已经存在快两年了,并非独创性,最重要的是看产品的出险条件和约定,保险行业不存在产品的保密性,唯一核心就是历年出险数据,作为定价依据。”
近年来,各种创新产品不一而足,究竟是保险产品还是保障,鱼龙混杂。
海绵保CEO许贵生表示,“学校教育,必须正向引导,驾考这类是面向全社会的技能考试,社会人群的逆向选择很小,都希望一次通过考试,谁会为了得到并不是很多的考试费故意去考挂呢?”
“保险姓保”必须有可保利益,也必须符合大数法则,更需要规避逆向选择风险(不能鼓励不好的行为)。在好的监管环境下,有利于我们这类第三方平台参与保险产品创新,许贵生认为。
综合来看,非标准化创新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追求新颖别致的同时,要兼顾产品的合规性、高频性和可持续性,目前市场除了淘宝的退货运费险之外,还没有一款真正的创新爆款产品。驾考宝能不能取得成功,还需要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