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协:健康险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精准施策、多元供给谋破局

2018-06-11 12:21
作者:林晓
来源:蓝鲸财经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为63.0,与2017年60.6相比,有所提升。但整体发展仍处于基础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研究项目,是国内首个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监测和评价指标”,中保协会长朱进元介绍道,“通过两年指数对比,我们发现,当前,国内居民对健康风险意识,以及商业健康风险保障的认知已有所增强,但落实到商业健康保险的规划与配置上仍有不足和潜力”。

看来,被寄予厚望的商业健康险,未来发展仍需卯足劲,不断攻坚克难,在多方合力之下,继续前行,不断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消费者“知行不一”难题突出,“教育+多元供给”或成良方

伴随“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多元化的健康保障需求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健康险市场不断壮大。基于此,2017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监管机构的领导下,研究推出了国内首个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监测和评价指标,旨在通过对商业健康保险行业发展的系统性调查和全方位数字化测量,全面衡量国民对健康与保障的认知度、充足度与规划度。

据了解,2018年,该指数在分析维度全面程度、样本调研充分度、指标体系设计合理性三方面不断优化,在此基础上,得出最新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从维度方面来看,2018年,该指数包含健康维度及保障维度,对比最近两年数据,都有所浮动。

细分来看,报告显示,2018年健康维度得分72.9,与2017年得分73.5相比,虽有回落,但差异不大;保障维度得分53.4,较2017年得分51.6相比,略有上升。报告分析称,保障维度的提升,主要因为随着商业健康保险,尤其是互联网渠道商业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居民健康保障观念意识有所改善,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关注度有所提升。

从上述两个维度数据可以看出,健康维度得分整体高于保障维度得分。报告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大中城市居民对健康的重视度与关注度较高,体现为受调研群体的健康充足度处于相对较理想的水平;但在商业健康保险配置方面,健康维度高于保障维度,“这说明,目前,我国居民有认知无规划,有规划无行动等知行不一的情况仍比较突出。

对于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报告也给出建议:除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健康保险保障方面的教育外,商业保险机构与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应增强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与服务供给之间的纽带联系,通过创新产品设计、丰富产品供给,切实满足老百姓对自身或家庭所面临健康风险与财务风险的保障需求,促进其通过配置商业健康保险加强个人、家庭对健康风险、经济风险的抵御能力。

年龄成需求差异重要原因,精准“因人施策”或效果更佳

不同的客群,对于健康保障的需求有着不同的诉求,基于此,报告也对不同人群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与60、70后群体相比, 80、90后群体虽然商业健康保险配置能力相对不足,但在健康与保障认知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商业健康保险的配置意愿相对更强。

报告发现,作为已成为家庭顶梁柱的80后,他们更加关注家人健康,加之健康保障理念更为科学,因此具备相对其他年龄段群体来说更高的健康管理水平。综合个人健康水平和健康管理水平来看,80后健康充足度更佳,90后次之。一方面由于80后身负工作生活双重压力,逐步认识到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多数80后逐步已组建起三口之家,家庭责任感将进一步强化其为自己和家人、子女配置商业健康保险的意识,因此80后人群的商业健康保险实践认知度更高,在保障规划方面计划更多。

相比较而言,70后群体则已进入家庭稳定阶段,大部分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该群体对家人的健康与保障关注度相对更高、对健康与保障的认知也更为理性与科学,更倾向于通过专业人士获取 健康资讯,并具有较好的健康生活管理与规划水平。

而60后群体,则更倾向于通过日常亲朋好友交流和电视/广播等传统渠道获取健康资讯,受投保年龄增长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所发挥的保险保障的经济杠杆作用下降或虽已配置商业健康保险但 服务体验不足等因素影响,这部分群体的保障意愿较低。

针对不同群体特点,报告也给出相应建议。例如,针对报告认为,60后群体较关注健康医疗服务资源的可及性,商业保险公司应重点加强健康产品与服务的紧密结合;对于70后群体,根据其特点,报告建议,商业保险公司应重点考虑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对该群体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健康风险的覆盖能力与保障水;对于80后、90后年轻群体,报告则建议,商业保险公司可推出适配移动互联网等创新渠道购买的健康保险产品与创新服务,通过新兴媒体加大推广与宣传力度。

健康险市场有瓶颈,报告建议三方合力谋破局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报告从供需两端对健康险市场进行了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保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6581.01亿元,寿险业务表现最抢眼,占比58.7%;而健康险业务仅占12.0%,但有较大发展潜力。自2014年以来,我国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连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40.4%,至2017年已达4389.5亿元。

从市面产品来看,报告调研发现,截至2017年底,受调研的28家保险公司投放市场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总数为2432个,产品形态方面主要以医疗险产品为主,责任期限方面主要以短期产品为主。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投放中,多采取长短险结合、主险和附加险产品结合的组合方式等进行销售。

此外,在个人商业健康保险方面,报告发现,2017年新保排名前三的大部分是提供重大疾病给付、住院医疗费用补偿和意外医疗费用补偿责任的产品;在团体商业健康保险方面,2017年新保排名前三的主要是提供住院医疗保障、补充医疗和重大疾病保障责任的产品。

但报告同时指出,未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居民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健康和保障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社会公众在医疗、疾病、护理、失能等方面的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服务有巨大需求,而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却存在与之不匹配、不平衡的现象。

报告显示,2016年,商业健康保险业务赔款与给付支出1000.75亿元,在我国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为2%,目前市场上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数量不少,其中医疗险与疾病险产品数量占比达9成左右,但在国民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仍不明显。

由此,对于未来如何破题,报告从不同层面给出建议。首先政策层面,报告建议从顶层设计、医疗数据平台、参与经办、媒体宣传等层面,加大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全面扶持;从保险业及保险公司层面,报告建议从支付属性、风险保障、大数据技术、精准扶贫等方面,满足居民健康保障需求;而对于作为消费者的企业及个人层面,报告建议,应做好自我规划,积极参与投入,充分利用健康险来提高企业福利,分散个人与家庭的健康和经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