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告诉你,寿险公司成立多久能盈利

2018-06-25 14:21
作者:慧保天下
来源:慧保天下

寿险公司成立多少年能盈利?对于这个问题,业内人士大多会脱口而出“七平八盈”,然而近年来,寿险公司成立两三年即实现首度盈利的报道却频频见诸报端,“七平八盈”显然已经难以概括全貌。

经『慧保天下』查阅资料发现,在国内,最早、最完整地阐述寿险公司“七平八盈”盈利周期的是原保监会。2006年,国务院颁布保险“国十条”,带来了保险业新一轮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2010年前后开始的一轮保险机构扩容潮。在诸多新兴资本排队入场之时,原保监会牵头,联合整合高等院校和寿险公司总结国内寿险业发展历程,研究寿险业经营规律,以便为新成立寿险公司提供参考和指导。

该项研究于2008年以《中国寿险业经营规律研究:费用、盈亏平衡、资本需求》为题成书出版。其研究结果显示,寿险公司的利润曲线呈凹形:以十年为一个周期,开业前期存在亏损,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断扩大,3-5年左右为亏损最严重的时期,之后亏损逐渐下降; 在7-8年后进入盈利期,此时利润将出现快速增长, 并在第10年左右达到盈亏平衡年。

然而,原保监会关于寿险公司盈利周期的研究至今已经过去了十年。这十年间,不论是经营模式、保险产品、销售渠道,还是经济金融环境、消费者的保险需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寿险公司的盈利周期是否真的遵循十年前的研究结论呢?本着探索真问题的态度,『慧保天下』对我国现有寿险公司首度实现盈利的时间进行了统计和梳理。

统计结果显示,很多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在成立6年内便首度实现盈利,而外资险企与之相反,大多要成立10年及以上方可实现首度盈利,真正做到“七平八盈”的,主要是相对稳健的中资险企以及少量外资险企。

注:本次统计的数据来自《保险年鉴》和各公司年报,纳入统计的共64家寿险公司,不包括养老险公司、2016年及以后成立的寿险公司、以及几家成立时间较早难以确认首次盈利时间的公司(具体包括中国人寿、太保寿险、平安寿险、太平人寿、友邦)。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仅统计成立后首次实现盈利的时间,实际上有的公司在首次实现盈利后又陷入亏损。

成立6年以内开始盈利的寿险公司(共24家)

1.jpg

成立后第7-9年开始盈利的寿险公司(共13家)

2.jpg

成立十年后才开始盈利的寿险公司(共19家)

3.jpg

成立至今尚未盈利(8家)

4.jpg

28家险企成立6年内即获盈利,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一马当先

通过上述表格不难发现,所谓“七平八盈”显然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寿险公司,而实际上,很多公司实现首度盈利,甚至持续盈利所需要的时间要远远少于7年。经『慧保天下』统计发现,64家寿险公司中,成立6年内开始盈利的公司数量最多,达24家,占比将近40%。

这其中,有新华人寿、泰康人寿这样的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险企,基本在成立后2至3年就开始盈利。这主要得益于1997年前后,全国保险市场主体少,又恰逢个人代理人制度在国内大发展,险企因而得以快速盈利。

除这两家公司外,在6年实现盈利的大多为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例如中融人寿、安邦人寿,在成立首年即实现盈利;前海人寿、弘康人寿、渤海人寿、国联人寿、上海人寿、中华联合6家公司则在成立的第2年就全部实现首度盈利。

此外,国华人寿成立第3年即实现盈利;利安人寿、珠江人寿成立第4年即实现盈利;人保健康、人保寿险、中法人寿、君康人寿、东吴人寿则都是在成立之后的第5年实现首度盈利;富德生命人寿、中邮人寿两家则在成立的第6年实现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建信人寿、招商信诺人寿以及合众人寿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资产驱动险企,但也均在成立的第5年即实现了首度盈利,显示了较强的盈利能力。

在首度盈利的速度上,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一马当先,彻底打破了“七平八盈”的所谓规律,而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而他们的所谓“成功”也激发了更多资本对于保险业的向往。

但资产驱动负债的模式虽然有利于险企快速扩大规模,并通过投资迅速盈利,但过于粗放的发展模式下,也暗含种种隐患。例如,为追求快速扩大规模,负债端成本被大为提高,而为了覆盖成本,往往需要进行相对较高风险的投资,负债端与资产端的久期错配问题因此凸显;更重要的是,业务规模快速扩大对险企的注册资本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个别险企为满足偿付能力要去不惜铤而走险,以循环注资的方式大举增资,大大加剧险企经营风险。

如今,在“保险姓保,监管姓监”之下,行业发力转型,稳健的经营模式再度受到推崇,而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则受到诸多新政策的限制,险企成立首年、两年、三年就开始盈利的神话或将就此破灭。

13家险企“七平八盈”,稳健型险企更遵循规律

如上表所示,64家险企中,满足所谓“七平八盈”规律的险企,在成立后第7、8年开始盈利的公司只有7家,加上成立第9年首度盈利的险企,也不过13家,占比仅两成。

这其中,将近三分之一的险企为外资险企,例如中宏人寿、中英人寿、汇丰人寿、中意人寿。更多的则是相对稳健经营的中资险企,例如百年人寿、长城人寿、英大人寿、民生人寿、阳光人寿、信泰人寿等。

值得关注的是,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和谐健康、华夏人寿、幸福人寿也都在这个区间内,相较其他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似乎“逊色”不少。但实际上,和谐健康前身为瑞福德健康,2010年方被安邦保险集团纳入麾下,改变经营风格后,2013年即实现盈利;华夏人寿、幸福人寿发展前期也都是较为中规中矩的险企,后期才转换发展策略,变身为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之后,快速实现盈利。

19家险企成立10年以上方才盈利,外资险企盈利慢人一步

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自是风光无限,但与此同时,却也有19家公司在成立10后才开始盈利。

从目前的性质来看,这19家公司中,除农银人寿、昆仑健康、天安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北大方正人寿之外,其余14家均为外资险企。外资险企一向以稳健经营著称,但在高速增长的中国保险市场,却显得发展较为缓慢,盈利也因此变得比较艰难。

值得注意的是,天安人寿和光大永明人寿也曾是外资险企,只是后来股权发生变动才变身为中资险企。如果是从变身的时点来计算,二者首度盈利也并不算晚。其中天安人寿2009年成为明天系险企,2015年首度实现盈利,用了6年时间;光大永明人寿2010年变身中资险企,2013年实现首度盈利,也只用了3年时间。

当然,上述经过10年以上时间才能首度盈利的险企并非最惨者,有个别险企,成立超过10年,但仍然未实现盈利,例如君龙人寿,如今已经进入发展的第10年,但依然亏损。

由于股权问题深陷泥淖的新光海航人寿、华汇人寿也尚未实现盈利。

此外,还有一些成立时间相对较短的险企也尚未实现首度盈利,例如成立于2012年的吉祥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中韩人寿,2013年的德华安顾人寿,以及2014年底成立的太保安联健康险。

2013-2016为险企扭亏高峰期,投资收益是主因

死差损、费差损、利差损是寿险公司三大利润来源,而从实际经营结果来看,投资收益才是其中最大的影响因子。

2012年起,原保监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对险企投资渠道“大松绑”,包括放宽保险资金投资债券、股权和不动产的品种、范围和比例的限制,允许保险公司委托有关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等。

随着投资渠道的放开,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分别为1.91%、6.41%、4.84%、3.49%和3.39%,普遍低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而2013年至2016年四年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明显提升,分别为5.04%、6.3%、7.5%、5.66%。

而险资运用收益率的大幅提升也开启了寿险业的盈利黄金期。『慧保天下』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6年为险企扭亏为盈的高峰期。4年间,共有30家寿险公司自成立以来首次实现盈利,占比近50%。其中,有天安人寿、中德安联、恒安标准等已成立10余年的公司,也有前海人寿、弘康人寿、渤海人寿等刚成立1年的新兴险企。

背靠大树好乘凉,银行股东成“扭亏圣手”

银行拥有广泛的网点、庞大的客户群、良好的信用背书,是寿险公司最为优质的渠道之一。银行作为险企的大股东,少了单纯作为代理渠道时与险企之间的“隔阂”,更能显现出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各银行系险企在银行入股前后的盈利情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009年,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国内商业银行开始陆续参股、控股保险公司,一批正在亏损中苦苦挣扎的寿险公司随着“金主”的接手,纷纷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实现首度盈利。

工银安盛:前身为金盛人寿,1999年由安盛中国公司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合资组建而成,成立后13年未盈利,累计亏损9亿元;2012年,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其6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公司更名为工银安盛;1年后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千万元。

交银康联:前身为中保康联,2000年由中国人寿与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共同组建而成,成立9年未盈利,高层人事变动频繁;2009年,交通银行从中国人寿手中收购其5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公司更名为交银康联;5年后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千万元。

中银三星:前身为中航三星,2005年由中航集团和韩国三星生命保险共同出资成立,成立10年未盈利;2015年,中国银行通过旗下中银保险收购中航三星人寿51%股权,公司更名为中银三星人寿;2年后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9千万元。

中荷人寿:前身为首创安泰,2002年由ING(荷兰保险)与北京首创集团各持50%股份组建而成,成立8年未盈利;2010年,北京银行收购首创集团持有的50%股权,公司更名为中荷人寿;2年后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2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