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构建环境友好型基础设施为核心,中国人寿打造绿色楼宇运营新范式
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引领下,绿色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身为寿险头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资产管理体系,扎实推动绿色楼宇项目运营。以构建环境友好型基础设施为核心,通过系统性整合清洁能源应用、资源循环利用及智能化管理平台,打造绿色楼宇运营新范式,以金融力量服务实体经济绿色转型。
中国人寿倾心打造的绿色楼宇项目,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将“生态资本”有效转化为“发展资本”,不仅以挺拔身姿彰显着央企的稳健力量,更以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实践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诠释。
绿色根基:科技赋能,守护“绿水青山”
从楼宇购建之初,中国人寿便将服务“国之大者”、践行绿色担当的责任使命融入每一处细节。
整合先进技术与智能设计,全方位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中国人寿楼宇项目采用先进的节能幕墙系统与智能外遮阳技术,结合量身定制的高性能高反射率玻璃,有效调控室内光热环境,显著降低建筑冷热负荷与能耗损失。在能源管理方面,部署VRV 冷暖中央空调,该系统不仅能实现全天候自由控制,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温度需求,还配备新风系统与空气净化系统,在保障室内空气清新、健康的同时,有效提升空气质量。

图:雨水收集与处理系统
规模化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有效补充楼宇日常运营电力需求,降低对传统电网的依赖与碳排放。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同样完善,建立雨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将自然降水转化为可用资源。同时,实施高标准的中水回用体系,深度净化生活杂排水,并全面推广高效节水器具与智能用水监控。
整个楼宇由覆盖全楼的物联网感知网络实时精准监测能耗、环境与设备状态,并通过集成化的中央管理平台实现各子系统的高效协同与远程智能调控。

图:物联网感知网络实时精准监测
绿色运营:共建共享,繁荣“生态家园”
中国人寿始终将绿色理念融入日常运营的每一个细节,致力培育“全员参与、持续践行”的绿色文化。

图: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
建立智能化、规范化的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体系,并与专业机构合作确保各类废弃物得到安全、高效、高值的资源化利用,大幅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倡导并落实节能用电、合理控温等日常节能习惯,公共区域采用智能感应控制。电梯通过分区设计与智能调度,既减少能耗又延长设备寿命,达成双赢。楼内引入政务服务驿站,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便捷政务办理服务,减少员工因办事产生的跨区域交通出行,有效降低碳排放,助力绿色出行。
此外,定期组织丰富多样的可持续主题体验活动,深化环保意识,定期公示关键环境绩效指标,促进共同监督与持续改进。

图:公共区域采用智能感应控制
绿色标杆:实力认证,铸就“金山银山”
通过持续的投入与探索实践,中国人寿的楼宇项目赢得了国内外权威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高度认可,成为业内标杆级绿色低碳楼宇。
山东中国人寿大厦、陕西中国人寿壹中心、深圳中国人寿大厦、浙江中国人寿大厦、安徽中国人寿金融中心、厦门中国人寿大厦、宁波中国人寿大厦成功获得国际LEED绿色建筑认证,在可持续性、资源效率、健康环境等方面展现全球视野的卓越性能。
陕西中国人寿壹中心、深圳中国人寿大厦、浙江中国人寿大厦、安徽中国人寿金融中心、厦门中国人寿大厦还通过了国际健康建筑标准的WELL HSR认证。其评估范围涵盖卫生及清洁、应急计划、健康服务、空气和水质管理、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和互动五大维度,获得该认证充分代表楼宇在对入驻租户健康安全上的努力与承诺。

图:厦门中国人寿大厦通过WELL HSR认证
此外,厦门中国人寿大厦获得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颁发的“碳中和”证书,成为“零碳大厦”;安徽中国人寿金融中心积极响应安徽省委省政府建设“城市生命线”号召,引入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城市生命线科学技术,建设安装了“消防云”科技预防托管系统,专业影响力持续提升。
这些重量级的认证与荣誉,不仅是对中国人寿绿色楼宇项目运营成果的充分认可,更是其在绿色科技、精细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具备先进水准的有力证明。
站在新起点,中国人寿重大资产运营项目将始终紧跟国家战略步伐,以更高标准深化绿色实践,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在这一座座城市地标中交相辉映,为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央企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绿色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