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顿与迷茫|那些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都怎么样了

2018-07-03 11:27
作者:慧保天下
来源:慧保天下

近年来,互联网保险公司迅速崛起,并在保险江湖中自成一派。它没有昆仑派的雄健,没有少林的阳刚,也不似武当的阴柔;它更像灵巧的咏春,惯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快打慢,讲究唯轻、快不破,“轻”指的是轻资产运作,“快”指的是快速迭代试错。

作为一个新物种,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牌照兼具互联网和保险的双重基因,天然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在马太效应凸显的财险市场中,保费收入仍实现了快速增长,市场份额连年提升:

2017年互联网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从43.8亿增加至92.5亿,增幅达111%;

2018年一季度,互联网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31.7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众安保险和安心保险的增幅均突破100%;

2016年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为0.5%,2017年为0.9%,2018年一季度突破了1%。

然而,保费的快速增长,也难掩财务报表大额亏损之尴尬。从利润来看,2017年净利润垫底的10家公司中,互联网保险公司占据三席,众安保险、安心保险和泰康在线分别亏损9.96亿元、2.99亿元和1.94亿元,仅易安财险获得711万的微薄净利润。

有人因此批评互联网保险公司是花拳绣腿假把式,虽故事讲得生动热血,但四处出击,多条线发展的另一个代名词正是“商业模式不清晰”,同时,在互联网领域的排他性技术壁垒一时又难以形成……对于野蛮生长中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来说,这些困顿或许还只是冰山一角。

众安保险:全面出击后的巨额亏损

四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中,最早成立的众安无疑最有故事,走的也最远,俨然已经成为互联网保险公司发展的典范。

2017年9月,成立仅四年的众安于港交所上市,创下了中国保险业最快上市记录,市值最高达1300亿港元。其利用光环和估值撬动杠杆,吸引了资本持续的投入,然而高价引入的资本必然带着对利润的贪婪,而这无疑会给公司的经营带来更大的压力,甚至会影响公司的发展路径。众安上市当年便巨亏10个亿,目前的市值不足735亿元,让人不禁对其今后的发展心存担忧。

从一开始,众安就选择了全面出击,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业务机会,成立了九大事业部:阿里事业部、腾讯事业部、航旅及商险、消费金融、金融机构事业部、3C及数码事业部、车险、健康险以及投资型保险。

其后,互联网生态概念盛行,众安保险的五大生态也相继成型——生活消费生态、航旅生态、健康生态、消费金融生态、汽车生态,依旧是全面开花,只不过业务结构悄然生变。

曾经贡献良多的生活消费生态(主要包含退货运费险等)、航旅生态(主要包括航空意外、航班延误险等)占比不断下降;而与此同时,消费金融、健康和汽车一举成为众安在线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16年这三大生态的收入合计占总保费收入16.4%,而2017年汽车、健康以及消费金融在众安在线保费收入结构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3%、20.2%、17.4%,三者合计已接近40%。

不过全面出击的众安保险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以其新兴的三大生态为例:

消费金融领域:众安的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连接了中小金融机构和多元资产平台,2017年保费收入13.5亿元,保费增速117%,承保亏损达3亿元。虽然当年的赔款较少,但对于这种长尾型的业务,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对前端风控能力和后端追偿能力要求极高。

车险领域:众安与平安产险合作推出保骉车险,公司车险业务保费从2016年的370万猛增至2017年的7890万元,但随之而来的高额亏损,始终不容忽视。

健康生态领域:2017年,众安健康险保费收入9.4亿元,赔款支出只1.9亿元,承保亏损却达0.87亿元,如何控制居高不下的综合成本率成为其亟需解决的问题。

2016年,众安保险还祭出了另外一项利器:科技——成立全资子公司众安科技,力图走以科技为依托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发展科技能力,不仅可以服务自身,提升运营效率,也能向外输出,为公司提供利润流。这条科技之路看似完美,但也有两个绊脚石:

一是激烈的竞争。蚂蚁金服和平安都专注于保险科技领域,并已然开花结果;人保、太保等大型公司也依靠自身力量开启了数字化变革之路。除去科技神秘的面纱,难言壁垒和持续盈利能力。

二是投入和产出的时间差。众安目前的尴尬就在于高估值和低业绩之间的差距,时间也许能让二者相匹配,但其基础是找到清晰的商业模式。

截至2017年底,众安保险在线服务了4.32亿客户,这些直达客户的数据资产是众安的珍贵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有了这一客户基础,众安能否重回千亿估值,就看其商业模式的突破以及技术的爆发。

安心保险:梦想与现实相距甚远

在互联网保险领域,安心保险对于车险一直颇有执念,从其股东以及高管团队的构成来看,这并不难理解。安心保险七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在14-15%之间,较为分散,且缺乏互联网巨头的身影;而公司公开披露的八位高管中,有保险业从业经验的有五位,其中四位皆出身人保这一传统险企。

目前,安心保险主营业务即传统财险公司的第一大险种——车险。2016年,安心保险公布的前五大险种中尚未见车险的身影,家财险、意外险和保证险是主营险种,业务占比达85%。但到2017年,公司车险保费收入猛增至2.7亿元,业务占比超过三成,其车险经营范围已经覆盖全国一半的行政区域。

经营车险对于传统保险公司尚且艰难,对于没有地面服务支撑的新兴互联网保险公司想必更是不易。年报显示,安心保险2017年车险业务承保亏损1.3亿元,考虑到其车险业务的高增速,公司已赚保费应远低于保费收入,据此可推测其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应在200%以上。

想要用创新的方式经营车险,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安心保险将车险理赔技术与大童线上线下服务端相融合,欲打造互联网车险新生态;还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严进宽出” 简化理赔流程,优化线上化作业。这些试图突破的尝试难能可贵,但置身于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017年,安心保险创新推出了“按天收保费”的创新型车险,颠覆了一保保一年的车险传统规则,但因违反车险条款规定等问题,被监管叫停。只能等待商车费改推进,创新型产品全面开闸后,安心保险的创新动能才能释放成产能和效益。

执着于车险的安心保险其实也并未放弃其他险种,但从经营结果上看,也确实难言乐观。2016年公司亏损0.7亿元,2017年亏损扩大到3.0亿元,位列倒数第二。公司公布的前五大险种全部承保亏损,意外险和健康险亏损额均超过7000万,同时,其2017年投资收益仅有2400万元,对承保亏损的弥补作用微乎其微。承保不利,再加上互联网公司基因里的投资短板,安心保险选择的这条“创新型老路”不可谓不艰难。

泰康在线:衔玉而生后的困顿

作为泰康保险集团的“亲儿子”,泰康在线可谓“衔玉而生”,集团对其的定位也明确而坚定:依托于泰康集团化的架构以及“保险、资管、医养”的业务布局,泰康在线作为集团保险资源的互联网入口,意图实现从获客到全链条的价值转化。

然而,对于泰康在线来说,要达成上述定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归根结底,在获客方面,除了挖掘集团内的客源,在向外扩展时,泰康在线依旧绕不开第三方平台对接流量的老套路。

泰康在线脱胎于泰康人寿,这导致其天然缺乏财险基因——八位公开披露的高管中,仅一位有财险行业从业经验,因此,该公司把焦点放在了短期人身险上,2017年,该公司短期人身险的保费收入占比高达78%。

其中,短期意外险是泰康在线的第一大险种,但由于这类产品的销售渠道往往为旅行类TPA网站所垄断,手续费率高企,亏损成为常态。从与之合作的互联网平台来看,公司与携程、途牛等大流量意外险平台的合同已到期,仅有飞猪旅行的合同仍在有效期内。

短期健康险也是泰康在线重点发力产品,近期,最知名者,当如其与腾讯携手上线健康险“微医保”,一度成为爆款产品。

不过,无论是意外险,还是健康险,最终都未能逃脱亏损的命运。2017年,泰康在线的意外险保费收入9.57亿元,同比翻番;健康险保费收入3.32亿元,保费增幅为去年的12倍。其中,意外险承保亏损4.29亿元,健康险承保亏损0.82亿元。

对于拥有庞大代理人队伍的寿险公司而言,交叉销售车险,顺理成章,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能提升代理人产能。泰康在线显然也深谙此道,快速布局车险业务,并将其作为重要发力点之一。

就在近期,泰康在线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泰康在线将以服务为核心,围绕车险业务、大健康业务和技术服务,进一步夯实互联网保险的用户体验。但值得注意的是,寿险代理人最易于直接向客户销售车险等分散业务不假,但线下服务的劣势却并非朝夕之间可以补足。

泰康在线在成立之初的爆发式增长后,渐显疲态。2018年1-4月,泰康在线实现保费收入4.96亿元,增速为17%,为四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中增速最低。

易安保险:明天系阴云未散

身负明天系血脉,易安保险甫一诞生,就备受关注,不过在当下这个明天系变卖资产传闻不断的时点,其未来的命运似乎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纵观易安保险的业务结构变动,充斥着实用主义色彩,当然,这与其自身业务规模尚小,”船小好调头”有关。2016年,该公司的前五大业务是意外险、保证险、家财险和货运险,其中,意外险占比超过八成;而2017年,健康险一跃成为第一大险种,实现保费收入3.35亿元,业务占比四成。同时,2017年在保费收入翻4倍的前提下,前五大险种的承保亏损金额仅增加了3600万,其中,责任保险减亏明显,而保证保险更实现了承保利润1400万,相当丰厚。

易安保险的投资能力在四大家中也算抢眼。2017年,众安在线总资产196.5亿元,实现投资收益1.3亿元;泰康在线总资产30.7亿元,投资收益0.4亿元;安心保险总资产15.1亿元,投资收益0.24亿元;而易安保险总资产14.86亿元,实现投资收益1.1亿元,几乎与众安持平。

在高额的投资收益支撑下,易安保险成为四家互联网公司中唯一一家在2017年实现盈利的公司。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其的盈利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政府的支持,并不代表易安已经走上了持续稳定盈利的道路。2016年公司利润总额为195万元,净利润为157万元,其中,接受政府补助3000万元;2017年公司利润总额为45万元,所得税费用为-666万元,才有了税后711万元的净利润。

从四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生存现状来看,虽各有所不同,但明显能看到诸多相似的套路:

从业务结构来看,意外险、健康险、保证保险成为当前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主打险种,但要经营好这三大险种,可以说是困难重重:意外险因高度依赖中介渠道,导致渠道引流费用居高不下;健康险成本管控难度大,亏损是行业常态;而保证险风险由于其风控技术较为复杂,且与传统保险产品有本质的区别,后续风险隐患较大。

再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对于四家互联网保险公司来说,“保险+科技”是共同的主旋律,“大健康+普惠金融+车险生态圈”是主要的业务方向,“平台引流费用+大额科技投入+低投资收益率”又同是亏损的主因……

在相似套路之下,内部碾压和外部冲击均无法避免,互联网保险这一新兴派系要想立足于保险江湖,排他性商业模式壁垒和保险科技的爆发恐怕是最后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