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险企成立了48家科技类子公司,传统保险公司为何纷纷自建科技公司?

2018-07-18 14:46
作者:杜鸿远
来源:保险文化

保险与科技的融合已势不可挡,传统险企、保险中介和科技企业悉数参与进来。据不完全统计,15家传统险企投资了48家科技类子公司(14家传统险企投资45家+众安在线投资3家),全行业布局在50家以上;其他类背景的保险科技创业公司达200余家。

传统保险公司布局保险科技主要是因为数字化战略转型所需;保险中介和科技类企业布局保险科技,大多是瞄准了保险产业链条上的痛点,它们一方面赋能营销、承保、保单服务、理赔这些保险流程,另一方面增加了保险场景。

保险科技产业的四大势力

根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至2017年底,保险科技行业发生的私募股权交易总金额超过113亿元人民币,其中众安在线以超过57亿元人民币占据半壁江山,其他未上市保险科技企业通过私募股权融资超过56亿元人民币。2017年我国保险科技行业发生43起融资,总额达16.08亿人民币。

传统保险公司:从电商到金融科技

传统保险公司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大体起始于2013年的互联网保险,当时更多是将营销渠道扩大至互联网端。与此同时,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成立了电商公司,成为传统险企科技子公司的早期形态。

目前,各大险企几乎都有了自己的科技子公司平台,名称中有“电商”、“在线”、“金服”、“金科”等字眼。这些子公司的主业也从销售渠道延伸到技术支持——从综合科技平台到专攻细分领域的科技平台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14家传统保险机构投资了45家科技类子公司。这14家保险机构以保险集团为主,同时也有大地保险、合众人寿、百年人寿等产寿险公司。

国寿、人保:助力母公司数字化转型

保险科技公司布局上,国寿与人保相对集中,目的也非常明确,就是助推母公司数字化转型。国寿旗下科技公司为国寿电商。人保集团旗下有三家科技公司,分别是人保金服、爱保科技、邦邦汽车。

国寿电商目前呈现三大平台方向,包括综合销售、数据经营管理、创新服务平台。仅在创新服务平台上,就有统一账户和支付工具“国寿一账通”,有向国寿200万销售人员提供的智能化综合销售工具“国寿通”,还有以“国寿i系列”移动应用群,连接“金融+生活”,构建包括i购、i动、i车在内的生态圈。

人保金服是人保集团布局金融科技的平台,战略定位为五大平台:集团主营业务的服务支持平台、集团金融科技项目孵化平台、集团金融科技资源整合平台、集团电网销渠道整合管理平台和集团金融科技资本运作平台。

目前,人保金服的业务板块分为汽车服务板块、支付板块、普惠金融业务板块及科技保险板块四大类。

平安、太保:全面布局金融科技

与国寿和人保的集中化统筹性布局不同,中国平安与中国太保在科技方面的布局相对更加分散。仅从年报中来看,中国平安旗下已经有10家科技类子公司,包括电子商务、医疗健康科技、智能科技等,太保集团也已投资多个细分领域科技公司,包括信息科技类、汽车产业类、医疗科技类等至少9家。

最近传出的太保旗下中介机构太保代理,就是由太保在线出资设立的。太保在线主要负责太保集团的数字化改革,其地位与国寿电商和人保金服相类似。除此之外,太保旗下还有太积、爱助、太牛互联、云樱医疗、中道汽车救援、聚车、太颐、大鱼网络等公司。

实际上,太保在科技方面的布局远不仅此,今年6月有资料显示,中国太保旗下子公司太保寿险与蚂蚁金服签订股权投资协议,拟斥资约16亿元投资蚂蚁金服股权,这已经是太保第三次投资蚂蚁金服。而蚂蚁金服背后除太保寿险之外,另有国寿集团、人保资本、新华保险等三家相关保险巨头。

平安集团旗下的保险科技公司包括有平安科技、平安医疗科技、平安综合金服、平安壹钱包、万里通、平安金融科技咨询、平安付科技、陆金所、平安好医生、平安医疗健康管理、壹账通。

其中平安科技是平安集团的科技和IT服务中枢,是平安集团最有力的科技保障,有超过4000名专业IT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组成的高级研发团队,为平安集团关键平台和服务提供开发、运营上的专家级技术保障。作为一家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在融合金融服务与科技的过程中,早已不局限于基于前端业务和后台技术的金融科技。

平安科技的动作也非常多,最近平安科技就牵头在香港举办的了中国平安SMART Tech Talk”行业交流会,这是中国平安SMART 科技大会的首个子品牌行业交流会。

从母子关系上来看,国寿、人保、太保、平安、新华等共计11家保险公司都有母子同名联系密切的科技子公司。

传统保险公司为何如此热衷科技公司?

如前所述,传统保险公司布局保险科技领域主要出于数字化战略转型的需要。总体而言,传统保险公司热衷设立科技公司或者说推动数字化改革,主要是面临来自保险行业内外的多重压力。

一、外部金融科技生态压力

《中国保险科技行业投融资报告》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互联网巨头BATJ、新浪、苏宁入股了12家拥有保险相关牌照的公司。以BATJ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在加速涌入保险业。在全球范围内包括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科技公司在保险产业的布局,凭借其科技能力,在流量、产品研发等领域,都对传统保险市场形成了较大冲击。

除了互联网科技巨头,手持金融科技方面的能力外,传统行业巨头也在向保险行业布局,比如此前的吉利,以及近日的中国烟草局,都在布局保险中介。目前来看,仅中介流量平台的冲击,至少已经在不断地颠覆和重塑保险业务流程,并且开始影响渠道保费格局。网络化依然是保险行业面向未来,尤其是80后、90后、00后这些新一代保险消费群体的重要方针。

社会进入契约时代,人情保单这种传统代理人营销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代理人素质问题在浮出水面的同时,也开始让“裸泳者”现身。在保险公司提出数字代改革的同时,代理人同样面临着数字化改革,所谓科技赋能,不只于保险机构,还及于从业人员。

面对科技对保险行业的重构影响,马明哲提出平安是家科技公司,陈劲说众安找不到对标目标。对于科技力的重视,马明哲其实早有“预谋”。在平安集团内部就有被称作“外星人”团队的科技人才,来自阿里巴巴、eBay、甲骨文等互联网、IT公司的能人相继来到平安,他们不穿西装、不打领带,行为方式、表达方式也和金融人完全不同。

就是这些人开始打造平安的“科技基因”,既有了平安科技子公司,也有了在平安集团各业务部门不断加强的“科技范儿”,让平安早就走上了“技术为王”的转变。

二、内部保险行业生态压力

目前,代理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再次明确了保险行业产销分离的形势。未来,保险中介的发展将加速,这里的中介不仅包括销售中介,还包括公估,甚至产品研发等各方面可以从保险公司外包出去的工作内容。

按照英国保险市场的特征,结合中国保险生态中传统保险公司全闭环生产流程导致的效率低下的情况,未来保险行业生态分工将更细。这也是“产销分离”的一个内在原因。传统保险公司如果要继续维持这种全闭环,就必须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提高经营效率,以此来与产业分工后的全产业链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和维护其当前的市场地位。

在科技发展的当下,传统保险公司缺乏效率、过度依赖营销人和代理人等问题也愈发明显。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目前各类第三方销售平台的保费规模和增速已经超越保险公司自营网络平台,成为线上保险分销的首要渠道。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2017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1835.29亿元,人身险和财产险的占比分别为73.71%和26.29%,互联网保险签单件数124.91亿件,同比增长102.60%。

在数据技术的支撑下,互联网保险公司得以对保险产品进行更精准的定价。在推广销售环节,互联网保险公司通过使用数字化技术摆脱了对保险代理人的依赖。而在索赔结算环节,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理赔流程更智能化、更方便快捷,风控能力更强。

面对行业内部生态的重构,传统保险公司的数字化改革就成为了必然选择。

另外,在对保险消费者的数据掌控方面,无论是传统保险公司或是参与者,都无一例外地有自己的算盘。传统保险公司自建科技公司,也是其保持市场优势的数据自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