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兴起,传统车险何去何从?

2018-12-19 14:39
作者:杜永伟
来源:道口保险观察

2018年12月7日,小鹏汽车与太平洋产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相互赋能、优势互补,深度对接平台与数据资源,共同研发智能出行时代的车险服务新模式。双方将针对智能汽车的软件和硬件具体情况,通过智能定损、极速理赔等一系列智能保险专项服务,提高车险的服务水平。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的技术创新与推动,汽车产业即将迎来智能汽车时代。那么在智能汽车时代,传统车险将何去何从?


智能汽车简单来说就是搭载智能系统的自动化汽车。美国交通运输部根据汽车自动化程度,将汽车按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的标准划分为 L0-L2 和 L3-L5 两类。第一类(L0-L2)中,自动驾驶系统起辅助作用,如给人类驾驶员提供实时路面状况等,主要还是依靠人类的实际操作和对汽车周边情况的监测。第二类(L3-L5)中,驾驶员可介入驾驶也可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具备独立驾驶汽车的能力。


所以,智能驾驶是智能汽车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智能汽车主要是利用导航系统对道路位置进行非常精准的定位,结合道路资料库中的数据,在智能交通网络的环境下,寻找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在行驶过程中,车辆会自动分析接收到的路况信息,及时调整行驶路线,并且与其他车保持安全距离。


2018年2月15日,百余辆百度Apollo无人车在春晚直播中跨越了港珠澳大桥。这个“特别”的无人车队覆盖多种车型,包括无人驾驶的新能源乘用车、全国首款无人驾驶的微循环巴士以及无人驾驶扫路机等车型,分别对应出行、物流运输、清洁等使用场景。


其实百度早在2015年就开始大规模投入无人车技术研发,经过几年的发展收效显著。2015年12月,百度在北京进行了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全无人驾驶测试;2016年9月,百度无人驾驶汽车获得了美国加州无人驾驶路测牌照;同年11月,百度在乌镇开展了普通开放道路的无人车试运营。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世界范围内智能汽车发展速度飞涨,百度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只是一个缩影,飞速发展的无人驾驶技术预示着智能汽车时代的即将到来。


智能汽车时代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未来智能汽车市场空间巨大。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预测,2050年前无人驾驶汽车将占据全球汽车保有量的75%。不管预测是否精准,智能汽车推广和普及,将占据汽车行业极其重要的地位毋庸置疑。


其次,智能汽车会改变传统交通运输模式。传统汽车由于人类驾驶的缘故,汽车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空闲状态,利用率非常低。但是智能汽车可以不用休息,加上智能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统筹安排,有非常高的利用率。智能汽车可以按照预约顺序,综合所有数据选择最优路径进行运输,保持较高利用率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污染排放。

 

当然,智能汽车有广阔前景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境。首先是汽车安全问题,一旦在无人驾驶中出现安全问题,将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3月份,一辆Uber无人驾驶汽车在发生撞人致死事故后,遭遇了各方谴责,官方为此暂停其无人驾驶汽车项目长达7个月时间。其次,智能汽车的发展运用还需要一定的道路基础设施和完整生态链的支撑。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也会对其产生影响。但是无论如何,智能汽车的普及应用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那么未来智能汽车的普及会对保险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汽车保险业可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当智能汽车广泛使用之后,交通事故率和损失率将大幅度下降。Elon Musk 曾经说过,特斯拉第一代 Autopilot 系统可以帮助减少40%的事故,而第二代 Autopilot 系统可以帮助减少90%的事故。沃尔沃也曾宣布要在 2020 年的时候让旗下汽车的事故死亡率降至0,更重要的是,部分汽车制造商还会为自动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负责。


先进的无人驾驶技术以及车企对于自动驾驶发生事故的负责,可以预见,未来交通事故率和损失率必然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汽车损失风险的降低,必然导致保费收入的减少和保险需求的下降,保费收入是保险行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前提,汽车保费的降低以及带来的附加保费的降低会对整个保险行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要知道2017年车险保费收入可是占到财产险保费收入的78.7%。


其次,智能车险可能更复杂。无人驾驶技术会显著降低交通事故率,实现方式是减少人在操作汽车时的失误,但是无人驾驶技术本身存在着明显的安全隐患。


智能汽车简单来说是装载了智能系统的汽车,无人驾驶主要依赖于智能系统的安全稳定运作,当遭遇恶劣天气、网络突然中断等情况,汽车智能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能遭到破坏,此时无人驾驶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当然,黑客入侵导致智能汽车被远程控制的问题也需要特别防范。

 

显然,智能汽车面临的风险与传统车险保障的风险有较大差别。那么对应的,如何界定风险、厘清责任主体以及确认保险赔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探索,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的完善。


一个无法忽略的问题是,传统车险对应的汽车损失主要是由于人的操作造成的,但是智能汽车之间发生碰撞,产生的损失并非机动车使用者造成的,那么发生的交通事故和赔付需要由谁负责呢?


如果由汽车生产商和智能系统提供商承担责任,那么现在的车险是不是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传统车险还有容身之地吗?同时,由于定位出错或者汽车预警系统出错导致的损失又该如何界定和理赔呢?显然,相比于目前的车险,智能车险要更复杂,车险业务可能需要作出较大的调整。


当然,无人驾驶到真正运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毕竟法律法规、具体的监管政策、交通规则、基础设施等都需要逐渐完善。


以法律法规为例,自动驾驶汽车与各国的道路交通法都存在矛盾,德国和日本等国纷纷立法以适应智能汽车的科技变革。例如,2017年5月,德国议会批准了《道路交通法》修正案,规定6月21日起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日本也大力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去年4月,日本将自动驾驶期间的交通事故被列入汽车保险的赔付对象,将自动驾驶汽车与一般汽车相同对待,汽车制造商的责任仅限于汽车系统存在的缺陷导致的事故。法律法规的完善促进了智能驾驶汽车的发展,以及智能车险的尝试和发展运用。


未来智能汽车的普及对于车险的影响到底如何,现在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因为世界太过复杂,影响因素太多。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汽车制造商必然要承担部分责任,比如日本法律规定的当汽车系统存在缺陷时要承担一定责任。


同时,未来汽车制造商由于掌握着所有汽车生产制造和驾驶数据,所以在保险产品精确定价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可能会分走保险公司部分收入。


当然,保险公司也要做出调整和改变,比如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以适应即将面临的挑战。


目前,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汽车制造商和保险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就如开头提到的小鹏汽车与太保产险合作那样。通过相互合作,双方可以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可以有效应对未来汽车保险业遇到的难题,可以对车险产品进行精确定价,显著提升车险服务水平,促进保险行业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