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合规”浪潮退去,各中介核心SaaS系统表现如何?
特别提醒:有部分文中涉及机构向我方提供了最新信息,我方核实后已做出更新,如果本文与保观微信公号中内容不一致的,以本文为准。
2021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保险中介机构信息化工作监管办法》后,北京、四川、浙江等地也纷纷制定了相关标准及验收时间,信息化、数字化升级成了2000多家中介机构的必选项。
毫无疑问,由于《办法》规定的时间短(仅有1年准备期),标准高,加上中介机构信息化起点低,底子簿,自建系统已经难以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验收标准,低成本的SaaS方案成了中介机构迎接本次大考的首选。
霎时间,众多科技公司进入保险中介SaaS系统赛道,其中既有老牌公司搭乘东风,将品牌发扬光大,也有新晋品牌瞄准时机,切入细分领域。
需求的爆发使得保险中介SaaS服务的价值进一步体现,为中介赋能的保险科技公司也受到很多关注。近年来有多家保险中介技术服务商完成融资,还有一些技术能力较强的保险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沉淀了一套技术体系,逐渐开始对行业做一些输出。

从近期陆续公布的各省合规检查的结果来看,上述公司都100%通过了验收。
“合规”只是门槛,中介机构数字化需求究竟是什么?
保险中介的信息化升级不仅是监管的要求,也是突破一些业务壁垒、提高业务效率的需要。中介机构在应对本次检查的过程中,开始思考、检视企业发展及业务开拓中,对于数字化工具和平台的需求到底是什么,难点在哪里,解决方案是什么。
通过对各中介机构的调研、访谈以及跟多家科技公司的沟通交流,我们总结出中介机构对数字化、信息化的终极需求。
1、数据对接
保险是服务周期非常漫长的产品,保单状态在有效期内会随时产生变化,而保险中介机构需要大量的保单数据来支撑销售、服务以及管理工作。因此,摆在中介机构数字化需求第一位的,是如何跟监管单位、上游保司以及下游机构和渠道实现数据对接。
由于复杂的产品签约关系以及上游保司的机构管理差异,数据对接一直是中介机构及科技公司头疼的大难题。
完成数据对接的方案一般有两种,其一是科技公司帮助中介机构跟上游保司直接打通数据接口,其二是中介机构购买中国银保信的“保险中介业务信息查验服务”。
从中国银保信公布的“保险中介业务信息查验服务”名单来看,已经有11家科技公司完成了本次服务的对接,名单如下:

从各家科技公司对外公布的保司数据接口方案来看,保司直连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

2、产品接入能力
传统的保险中介产品供应方式是上游保司跟中介机构直接签约,从而直接提供产品政策、数据对接及销售服务。随着管理型总代(即MGA)模式的日益成熟,平台型的产品签约方式以其强大的数据支撑、营销赋能及运营服务能力受到成长型中介机构的青睐。
在上述科技公司中,过滤掉传统的转代理模式(因其有严重的监管风险及数据安全风险),仅有两家公司为MGA业务提供技术支撑。其一是中融慧金,以其自身的慧金经纪为载体,向渠道供应多达13家保司的产品;其二是保联科技,以多家保司控股的中介公司为总代,向渠道提供7家保司产品,分别如下:

3、核心功能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市场上涌现出的各种保险技术应用令人眼花缭乱,从风靡一时的保单托管到最新的同屏互动技术,都深深吸引了中介机构的眼球。但回归核心系统本身,有一些核心功能是中介机构依赖最深,必不可少的。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4、线上培训内容
培训是保险中机构经营中的日常工作,不同于保险公司,中介机构对培训的需求更为复杂,操作难度也更大。如果是中介机构自己搭建培训体系,从人力成本到工具、场地、素材等各方面,都面临着高额的投入。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年青一代成为保险销售的主力军,线上培训成为中介机构的首选。
上述各家科技公司开发的核心系统,均具备线上培训的功能,但摆在中介机构的又一个难题是,谁来开发课程内容呢?如果没有丰富的课程内容,线上培训功能又成了一项摆设,用不起来。
5、技术结构及稳定性
核心系统的外在表现是功能,内在最为关键的是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保险中介机构都是由银保监会颁发牌照才能经营的金融机构,其数据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而数据安全一方面取决于数据存储方式,另一方面则是技术底层。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保险中介开展业务的基本条件,优秀的SaaS系统不仅是一套技术功能的组合,在通过配套服务支持客户获得成功、真正实现降本增效方面也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国内的保险SaaS产品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我们期待看到在功能不断迭代的同时,他们也能找到一些符合国内市场独特情况的模式;也希望本次测评对大家有所帮助,各家机构能够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本月19号,保观直播也将连线保联,畅谈疫情背景下,保险公司如何破局。大家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保观”视频号观看直播,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