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系”拿下华泰保险控股权,在中国布局将再进一步
近日,华泰保险发布了两则变更股东的信息披露,公告显示,君正集团等11家公司合计向安达北美洲和安达美国转让华泰保险35.88%股权,若交易获批,“安达系”将能拿下华泰保险的控股权,并成为国内首家“合转外”和国内第二家外资控股的保险集团。
说起来,华泰跟“安达系”结缘也有20年了,从安达保险,到跟华泰保险合并,“安达系”这些年在国内的布局也一步步在扩大。不过,市场更关心的是,在此次交易获批后,“新华泰”和“安达系”将如何融合?易主后的华泰,其业务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01 入股、换帅,安达重启“新华泰”!
早在2002年,安达通过旗下安达天平、安达北美洲保险及安达美国受让股权成为华泰股东,“安达系”合计持股22.13%,成为华泰保险的第一大股东。
此后,随着保险行业的持续发展,多家民营资本竞相入局,最终,包括内蒙古首富杜江涛所在的“君正系”、“当代系”以及“安达系”成为了华泰保险的三大股权势力。
最终,三足鼎立的局面在2019年被打破,君正集团向安达天平再保险转让了华泰保险15.31%股份,转让完成后,“安达系”持有华泰保险约47.34%的股权,离控股一步之遥。
不过,“安达系”显然不满足于此,早在君正集团向“安达系”转让15.31%华泰保险的股权获批时,双方便签订了一份《股份购买意向性协议》,约定在首次转让获得银保监会批准后,“君正系”拟继续向安达天平转让剩余的7.05%的华泰保险股权。
再加上近年来“安达系”的努力,进过漫长的股权博弈后,假如文初提到的华泰保险股权交易获批,“安达系”对华泰保险的持股比例将达到78.59%,成为华泰保险的绝对控制人。
伴随着华泰保险的股权变动,还有其“换帅”的消息,随着保险江湖标志性人物王梓木卸任华泰保险董事长,意味着“新华泰时代”真的来临了。
而华泰的两位“新帅”,则分别是接任集团董事长的赵明浩,和拟出任集团总经理的李存强。其中,赵明浩是华泰保险的元老级人物,曾先后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运营官等职务。
相较之下,拟接任集团总经理的李存强,则有着更多“安达系”背景。资料显示,李存强在
2002年加入美国万通互惠金融集团,直至2012年9月,才开始“华泰之旅”,并在17-20年间担任安达人寿首席运营官,一直到2020年10月,才再次回归华泰担任华泰人寿董事长一职。
回看此番的人事任用,既有华泰的创始老臣子,也有安达的资深管理层,两者的结合,显然为安达和华泰两者的融合做了很好的铺垫,且两位均在在华泰保险担任高管多年,熟悉公司经营管理情况,日后也能更好带领“新安泰”,保持经营稳定。
02 与华泰周旋20年,安达意在中国市场
相较于“安达系”终于有机会拿下华泰保险,实际上,两者20年间的缘分会更加吸引眼球,到底为什么“安达系”为什么非要拿下中国市场不可,且为何非要通过华泰入驻中国市场呢?
安达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92年,当时公司前身北美洲保险公司开始为两国贸易中的先行者们提供保险保障。2000年,安达在中国设立上海分公司,后经中国保监会批准改建为全资子公司。
而安达之所以选择华泰作为进入中国的第一块跳板,或跟华泰保险初时的股权结构分散有关。华泰财险(华泰保险前身)在初创期便引入63家企业股东,股权结构十分分散,但这一点可以为“安达系”通过买买买来控股华泰保险提供了便利。
其次,安达系对华泰保险的青睐,或还因为该公司持有财险、寿险、资管、基金等在内的全牌照。安达进入中国后,其业务范围比较特殊,主要深耕责任险、工程险、家财险、意外险等,当中并未涉足车险领域。所以,“安达系”通过收购华泰保险,可以形成业务上的互补,并发挥出业务协同效应。
从安达2019年的经营数据来看,其当年的保险业务收入为10.07亿元,其中,贡献前五大的险种分别是责任保险、企业财产保险、货运保险、意外及健康保险以及信用保险,责任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3.51亿元和1.46亿元,在保费收入中的占比达到35.06%和14.5%。
从业务类型来看,安达彼时的主营业务对象均以企业为主,可以用ToB来形容,而相较之下,安泰则一直致力在寿险和财险中耕耘,可以用ToC来形容,可见,从业务类型来看,安达急需华泰的牌照成为其业务的补充。
事实上,在“安达系”于2020年成为了华泰保险的控制类股东后,两者在业务上已经进行了合并,自2020年12月24日其起,安达中国的财险业务将并入华泰财险,安达保险已于2021年3月1日起停止从事新业务及续保业务。
最后,华泰的保险收入,对安达来说确实是一块可口的“肥肉”。从经营数据来看,自1996年成立以来,华泰保险年年盈利,保费持续稳健增长,期间累计净利132亿元。
在财险和寿险两大品种中,华泰财险则更为强势,其保费排名在2010-2020年期间一直维持在15名,成立26年以来一直保持盈利。相较之下,虽然安泰人寿较为逊色,但其在14年以后,也持续盈利至今。
相较之下,安达中国的业务则逊色得多,在决定加码收购华泰保险前,安达保险2018年的保险业务收入尚不足10亿元,且截止彼时,其净利润一直处于持续亏损当中。
总结以上几点,安达和华泰的合并,不仅是彼此完成业务协同这么简单,华泰还将有助于安达开拓国内市场的,补充其空白的业务范畴,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安达中国扭转亏损的困局。
而抛开华泰保险自身的吸引力之外,安达20年来的苦心经营,也展示了“安达系”对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的重视。2020年,中国保费规模同比增长了6.1%,而到了2021年,虽然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但个别险种还是实现了保费规模的正增长。
而且,近年来中国保险市场的一些变化,也向外资险企释放了更多的吸引力。中国保监会于2019年开始,允许境外投资者持有股份超过25%,正因为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安达系”才得以加码在华泰的收购。
03 安达入主后的“新华泰”,经营会有变动吗?
事实上,纵观华泰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正收益,跟其对利润的追求大于对发展规模的追求这一发展策略有关。 从华泰财险的发展规模来看,虽然近年受市场整体环境所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在2005年前后,也经历了一轮高速发展。
彼时,华泰开创了独特的EA模式,即通过一个综合性的小型金融服务平台来深入社区,自2008年前后开始试点,华泰在一年内便设立了5000多家EA门店,当年,EA门店保费收入占华泰财险保费的50%。
虽然,有业内人士评论华泰这种“烧钱模式”太过激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以利润为有限的经营理念,某程度上也更像外企,跟安达也是契合的。
所以,即便“安达系”在未来有可能完全控制华泰保险,在经营观念上,两者或不会有太大的分歧。而且,随着“安达系”近年持股比例不断上升,其管理风格、经营思维已经逐渐渗透进了华泰保险,进一步降低了股权变动后对经营带来的影响。
且随着两者合并和“安达系”在华泰的进一步深入,未来带来最为直观的积极影响,将是华泰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保费收入增加,毕竟1+1可以等于或大于2,而且,部分职能部门也不再需要两套人马,能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从这些角度来看,“安达系”入主带来的影响,会是正面多于负面。为此,安达保险集团董事长埃文·格林伯格也曾公开透露,集团对在中国的长期投资和发展计划充满信心。
那么,“新华泰”的出现,对投保人的利益又会否有影响呢?从此前已经公布的口径来看,安达和华泰双方那个都会采取平稳过渡方式,逐步将安达保险业务并入华泰财险,在此过程中,投保人、被保险人基于保险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不会因保险业务主体的变化而受影响。
总的来说,此次“安达系”入主华泰后,无论对其业务布局,还是市场探索来看,都有着不少益处,而且,还为外资险企提供了一个进军国内市场并互相合作的案例。
开放的市场,将有利于保险行业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形成健康的发展生态,对国内的投保人来说,也提供了更多优质的选择,绝对是一项互惠互利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