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资金统筹该如何“开源节流”?

2016-02-28 14:31
作者:
来源:
  2016年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发表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署名文章中,明确提及,正在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建立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医保待遇调整机制。相关学者认为,这意味着,退休人员或许仍须缴纳职工医保,我国退休人员过去一直享有的优惠政策将不再存在(见本报今日A06版报道)。尽管所谓“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还处于理论层面,但考虑到文章作者的特殊身份,以及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医保支付压力,该政策未来“成真”可能性,似乎并不小。正因如此,这个新闻甫一出现便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退休人员是否应该继续为医保缴费?从目前舆论的反馈看,首先是公平问题。有媒体分析,倘若推行退休人员缴纳医保费用,最郁闷的是现在45岁到59岁的这批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从1998年开始建立,大概在2001年左右建成。他们缴纳了足足十多年的费用,贯通城镇职工医保历史,用人单位多年来划入统筹基金的那部分钱,自然也是他们辛劳工作的贡献。他们努力工作,缴纳医保,其实也是年轻的自己为年老的自己买一份未来保障,如今辛劳一生,不但面临着延迟退休的风险,突然连医保都可能要继续交才有得报销,这份保障岂能说变就变?而且,在目前医保“全覆盖”背景之下,实际又存在公费医疗、职工医保(分为省医保、市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等多轨并存的情况,不同人群,缴费数量、缴费年限、报销比例差异很大。在医保多轨制没有完全取消之下,仓促推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恐怕会加剧公众的不公平感和抵触情绪。

  其次,是必要性问题,换句话说,现在医保基金究竟有多“差钱”,以至于到了非得从退休人员身上“薅羊毛”不可的程度?按照新闻中的说法,截至2013年,我国有225个统筹地区的城镇职工医保资金出现收不抵支,占全国城镇职工统筹地区的比例为32%。不过,就算三成地区医保支付“收不抵支”情况属实,从全国范围看,医保基金却依然相当充裕。从2010开始,全国医保基金每年新增结余500多亿元,以2013年为例,当年全国医保基金累计结余为7000多亿元。根据人社部的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医保基金收支结余便已达1567.8亿元。

  随着老龄人口增加,医保报销比例逐步提高,未来应对医保支付压力的问题肯定存在。而无论中外,关于医保资金统筹,说到底就是想办法维持收支相对平衡。在医保资金统筹问题上,延长职工退休年龄属于“开源”,提高划拨国有资产、国企利润分红投入社会保障基金的比例属于“开源”,完善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制度,争取“让钱生钱”,也属于“开源”。相比之下,把退休人员纳入进来,以增加医保缴费人数,虽然能收到“开源”的效果,但考虑到现实中咱们大部分退休职工的收入水平,这个办法,除非万不得已,显然不应贸然推行。

  当然,最根本的“开源”之道,还在于提高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的比例。据报道,目前我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税前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如果再加上公积金缴费,则可能超过60%,数倍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宏观税负偏高的事实对应的,是财政支出的结构并不是大多用于民生和社会保障。数据显示,目前社会保障支出占我国财政支出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至50%的比例。

  与社会保障支出比例较低对应的是,咱们在行政管理费用上的支出居高不下。关于中国的“官民比”,目前有这么三种说法:最普遍的“1比26”,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2005年)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数字。2006年,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在接受《法制日报》时认为,我国实际由国家财政供养的公务员和准公务员性质的人员超过7000万人,官民比为“1比18”。2014年,新华社《瞭望》杂志刊发文章提出,严格意义上说,截至2012年底,以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708.9万公务员为准,同时期中国大陆总人口135404万人,因此真正的“官民比”为“1比191”,在全球范围内都算“很低”。哪种说法靠谱,读者心中应该有数。不过,经济学家马光远最近撰文指出,我国政府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用所占比例远高于发达国家。以2006年为例,咱们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18.73%,同期日本的行政管理支出比重是2.38%,英国为4.19%,韩国为5.06%,法国为6.5%,加拿大为7.1%,美国最高,也只有9.9%。可以说,在行政管理费用上“节流”,为医保资金统筹“开源”,显然还有很大的空间。

  本报评论员 肖金

(责任编辑: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