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点名”五类保险

2016-03-16 10:00
作者:
来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14次提及保险,并着重点出五大类保险,包括大病保险、巨灾保险、农业保险、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政府工作报告之所以这么关注保险,是因为国家的各项改革和发展都需要保险作为服务业为其提供风险保障、风险管理。

  2016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保险话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14次提及。其中大病保险、巨灾保险、农业保险、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均是与保险行业直接相关。

  “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了国家重大战略政策方向。”中国风险研究院院长王稳认为,这些目标都需要保险作为服务业为其提供风险保障、风险管理。

  关键词一:

  大病保险

  近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及“大病保险”话题。2014年、2015年、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大病保险的表述分别为:2014年,“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2015年,“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2016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毫无疑问,“大病保险”将成为2016年保险业重中之重。

  事实上,在早前召开的2016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也明确提及实现大病保险的全面覆盖是今年的重点工作:要提升大病保险服务水平,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推动实施大病保险“一站式”结算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研究制定投标管理、服务规范、风险调节、财务独立核算、退出机制等制度。进一步强化与基本医保等医疗保障制度间的互补联动,形成保障合力。

  大病保险是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市场化手段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作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起,构成居民医疗保障的“双保险”。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保监局原局长左绪文建议,要创新扶贫资金管理方式,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从各类扶贫资金中划出一部分作为保费补贴,促进包括大病保险在内的相关扶贫险种发展。

  对于大病保险的未来发展情况,“补偿机制应强化提质增效。按照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认为,“要鼓励地方探索向困难群众适当倾斜的具体办法,努力提高大病保险制度托底保障的精准性。”

  关键词二:

  巨灾保险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重点工作“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提到“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对巨灾保险制度的重复强调,将加速巨灾保险制度的落地。

  巨灾保险制度,是指对因发生地震、台风(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或重大人为灾难,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通过保险形式,给予分散风险的制度安排。

  2016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提及,去年云南、四川的地方巨灾保险试点相继启动,我国首只巨灾债券在北美成功发行。

  从国际经验来看,自然灾害的商业保险赔付金额一般都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30%至40%,而中国这一比例尚不到3%。如果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可大大减轻政府和财政负担。

  对于推动巨灾保险制度,保监会此前也表示,2016年将抓好巨灾保险制度落地;要尽快推动《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积极推动地震巨灾保险立法进程,将地震巨灾保险纳入法制化框架;继续推动巨灾保险地方试点,探索研究覆盖洪水、台风等主要自然灾害的巨灾保险制度。

  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建议,要构建巨灾风险的数据标准体系,建立巨灾风险数据库和巨灾风险模型,完善巨灾风险评价、损失评价,来建立科学的巨灾风险定价体系。

  按照我国巨灾保险制度“三步走”规划,第一步是2014年前完成巨灾保险的专题研究,明确制度框架;第二步是在2017年底前,完成相关部署工作,推动出台地震、巨灾保险条例,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第三步为2017年至2020年,全面实施巨灾保险制度,并将其纳入国家防灾减灾体系当中。

  姚庆海认为,解决巨灾风险定价问题需要高科技、大数据、遥感卫星、物联网等新技术,还需要基础的防灾设置,如设定抗震标准、抗台标准、抗飓风标准等建筑物的防灾标准。

  关键词三:

  农业保险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重点工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中提到“保障财政对农业投入,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引导带动更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建设”。

  根据保监会统计,2015年涉及农业保险的主办建议提案数量较2014年增长35%。具体是建议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和覆盖面,加强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促进银保合作,协助农户融资,督促保险公司提升服务水平,切实保护投保农户合法权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焰在提案中指出,据统计我国因各种自然灾害致贫的占到贫困成因的20%,通过完善农业保险保障,使农户受灾后得到及时赔付,能够有效降低农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风险,增强农民脱贫致富动力。以中国人民保险为例,2015年为1.22亿户次农户提供农业风险保障1.07万亿元,向2156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136.4亿元。

  “农业生产是事关全民衣食的大事,农业保险与其他保险不同,它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弋阳县南岩镇水南村委会黄家村小组组长黄长林建议,应借鉴“新农合”政策实施的成功经验,发挥政府对农业保险保费运作的主导作用,增强农民的抗风险能力。

  在此前农业部、中国保监会联合召开的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座谈会上,项俊波强调,保险业要充分认识当前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协作配合,强化规范经营,推动完善支持政策,加大资金、资源、科技、人力投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多样化、充足的风险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董事长王毅则在两会时表态,中国信保会支持农产品(000061,股吧)进出口的相关工作。

  关键词四: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重点工作“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中提到,要“促进外贸创新发展”,“增加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规模。”

  可以预见,“十三五”时期,作为防范出口信用风险、保障出口收汇安全的保险机制,出口信用保险将在我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去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有所放缓,面对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中国信保去年全年实现承保金额4715.1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其中,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3638.8亿美元,向客户支付赔款达14.5亿美元,承保规模持续位居国际同业前列。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对外贸易要向优进优出转变,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升,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据了解,中国信保积极落实国家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部署,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扩展承保了服务贸易业务。

  王毅认为,信用保险主要发挥逆市调节作用,因此在风险越大的时候越需要信用保险的支持。

  关键词五:

  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重点工作“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中提到,“实现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应保尽保”。这也是李克强总理对出口信用保险提出的要求。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实现保增长的经济工作目标,经国务院批准,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安排政策应运而生,增强了出口企业和银行的信心,为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市场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政策支持作用。

  据统计,中国信保去年承保大型成套设备出口222.9亿美元,支持了越南莱州水电站成套设备项目、埃塞俄比亚轻轨配套输变电项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地铁供货等一批重大项目。同时发挥风险保障和促进融资的功能,全年通过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为企业获得银行融资167.1亿美元。

  王毅建议,要完善中长期险管理政策。应研究降低中长期险本国成分的承保要求,扩大可承保的业务范围,适当放宽对非主权类项目需落实担保措施的要求,灵活掌握对非主权类项目借款人的财务指标要求,并明确国别风险可控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