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调低险企评级至负面 海外融资成本或升高

2016-03-20 11:38
作者:
来源:

  时值中国险企尝试赴海外融资补充资本的当口,全球评级机构穆迪的两份调低中国险企信用评级的报告,让国内险企海外融资行为蒙上了阴影。

  3月3日,穆迪发布评级报告调低中国8家保险机构信用评级至“负面”的余波尚未退去;3月16日,其进一步发布将中国寿险行业评级展望调整至“负面”的声明,在当日的声明中穆迪称,中国保险企业整体信用状况在未来12-18个月将会恶化。

  “中国的保险业无论是寿险还是产险行业,在经历了2009-2013年长达数年的艰难调整之后,在去年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表现,成为国内金融业中一枝独秀的行业。很难理解穆迪在此刻多次将中国保险机构评级下调的行为。”3月17日,国内一家大型券商保险业分析师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指出。

  穆迪此举为哪般

  记者了解到,在3月2日穆迪先将中国主权评级展望转至负面后,穆迪并未放过对中国金融机构的企业信用评级的调低。仅隔了一日,其就调低了8家中港保险公司评级展望至负面,包括中国人寿、中国人寿(海外)、中人寿财产保险、中国财险、中国人保寿险、中国太保、工银安盛人寿、中银集团人寿。至于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则列入下调复评名单。

  与此同时,穆迪还将25家中国非保险金融机构的评级展望也调整为负面,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12家中资商业银行、3家不良资产管理公司、3家金融租赁公司、3家证券公司和1家资产管理公司。另外,穆迪还将38家中国国有企业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多为铁路、发电企业。

  对于将中国8家险企以及寿险行业信用评级调低,穆迪在报告中主要列出的理由是央行降息对于寿险业盈利能力的冲击,以及资本市场的波动和宏观经济下行给保险业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穆迪的评级背后显然并不真正了解中国目前整个保险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以降息为例,央行从去年就开始连续多次降息,而为了应对降息的不利局面,国内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从2014年就开始多元化布局,在固定投资领域,保险资金已经降低了银行存款的比例,进一步加大债权、股权以及不动产领域的配置比例。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银行对于保险资金的存款往往给到比市场上更优惠的利率。另外对于资本市场的波动,在经历了2015年两次股灾之后,保监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保险业整体盈利同比增长高达七成,而中国资本市场再经历如2015年的行情几无可能。”3月18日,前述一家被调低评级的大型保险集团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表示。

  而在3月16日中国平安(601318,股吧)的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穆迪发布的报告是基于独立分析的基础上,平安集团的整个信用评级都是相当优秀的,平安人寿在今年1月海外发行的高级债券,就受到海外投资者的追捧,至于它为什么这次调低中国险企的信用评级,“我们不予置评”。

  此前,安邦咨询研究团队针对穆迪的评级曾分析称,穆迪调降评级的理由确实反映了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虽然美国的评级机构存在一些评级问题,有一些商业利益考虑。安邦咨询进一步指出,标普、惠誉等评级机构很可能也将跟随穆迪调降中国主权信用预期和部分企业信用预期。随着普遍降级的开始,中国主权评级、企业评级、债务评级都会受到调降,这很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并导致中国企业的国际融资成本升高。

  险企海外融资成本上升

  在保险业内资深人士看来,调低中国保险企业的信用评级,剔除宏观方面的因素,对于国内保险机构最不利的影响,则是为其正在尝试的海外融资渠道提高了融资成本。

  今年1月29日,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完成12亿美元高级债券发行,其中3年期7亿美元、票面利率2.375%;5年期5亿美元,票面利率2.875%。这是平安人寿首次尝试境外发行债券,也是中国保险公司首度在境外资本市场发行高级债券。当时平安人寿表示,本次债券的发行,旨在进一步拓宽直接债务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降低综合债务成本,增强公司支持海外“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能力,助力公司海外投资发展,提升平安人寿的资本实力和竞争力。

  据悉,当时也是穆迪授予平安人寿债券信用级别A3,发行人主体信用级别A2 (展望稳定)。并且平安人寿的债券发行获得了国际各大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踊跃认购,账簿一度突破50亿美元,最终订单来自近200个优质投资者,其中银行、基金/资管和公营机构(含主权基金、政策性金融机构、超主权机构)为最主要的认购主体。同时,在较高的超额认购倍数支持下,最终发行息差和初始息差指引相比收窄了25BP,是近期市场中收窄最多的发行。当时还有市场人士乐观预期,平安的海外发债体现了国际资本市场对平安人寿的高度认可,为后续国内保险公司境外融资奠定基础。

  而短短两个月不到,穆迪就发布了关于调低中国寿险业至负面的声明,迅速改变观点。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的通知》(发改外资[2015]2044号),平安人寿本次债券发行是自通知生效后首只由境内主体直接到境外发行的美元债券。

  而在去年6月,中国人寿也曾经到海外发行过债券。记者了解到,去年6月25日,中国人寿核心二级资本债券在海外完成发行定价,发行规模12.8亿美元(约合80亿元人民币),最终以票面利率4.00%成交,认购倍数达4.2倍。此次境外债期限为60年可展期,被视为“永续债”。当时经中国人寿证实,该次境外债最终投资者达267家,其中包含央行、国家主权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及保险公司等高质量全球投资者,欧洲投资者占比达22%。

  “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在海外尝试发行的债券来看,无论是海外投资者的认购情绪还是票面利率,都是不错的。但是接下来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穆迪调降了中国险企乃至整个行业的信用评级之后,假如其它保险公司海外发债,其利率肯定不会这么低。穆迪的报告无疑是影响中国险企海外发债利率的重要因素。”3月18日,国内一家信用评级机构的分析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