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元月实现开门红 保费增长撬动股价起舞

2016-02-23 13:56
作者:黄蕾
来源:上海证券报

1453864026373186.png导读:

      1月份,各险企新单保费收入普现正增长,保险股集体“起舞”强势领涨。上证报资讯获悉的一组最新行业内部数据显示,4家上市保险公司2016年首月寿险保费成绩单持续强劲增长。尤其是在衡量内含价值及利润率的核心指标“个险新单保费收入”上,中国人寿中国平中国太保新华保险首月同比增速分别约为70%、40%、130%、50%。一片向好趋势背后,仍可见不同类型、不同规模险企之间策略的差异与分化。


    过去的1月,是各家寿险公司新一年考核的首月,也被视为反映行业全年业务概貌的标志性月份。从各险企交出的成绩单来看,新单保费收入普现正增长,保费增长主动性增强,首战告捷“开门大红”。嗅觉灵敏的资本昨日闻风而动,保险股集体“起舞”强势领涨。

  一片向好趋势背后,仍可见不同类型、不同规模险企之间策略的差异与分化。而种种迹象表明,随着资本市场、利率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将通过保费收入的强劲增长来带动投资资产规模的提升,来弥补收益率不够理想的问题。盈利模式由“高利差”转向“以量补价”,或将成为今年寿险业的常态。

  “开门红”背后的渠道策略差异

  寿险业首月保费“开门红”的表现,再度刷新外界对保险行业高景气的乐观预期。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在“开门红”期间,保险公司都会在业绩冲刺的驱动下选择容易上规模的保险理财类产品,但随着消费者保障意识与需求的逐渐加深,今年“开门红”的产品结构越发多元化。

  不过,不同类型、不同规模险企的策略与思路,仍有差异化显现。

  上证报资讯获悉的一组最新行业内部数据显示,4家上市保险公司2016年首月寿险保费成绩单持续强劲增长。尤其是在衡量内含价值及利润率的核心指标“个险新单保费收入”上,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首月同比增速分别约为70%、40%、130%、50%;而中小寿险公司在银保和个险两个渠道上均呈现保费高增长,甚至是数以倍计地增长。

  普涨背后不同险企之所以存在差异,与各自在利率环境下不同的渠道策略、产品策略高度相关。具体而言,“个险新单保费收入”这一含金量指标的持续稳定增长,折射出大型险企更重视承保规模、投资收益以及渠道成本三者之间的平衡;而相比大险企在银保渠道上的谨慎,部分中小险企银保保费的成倍增长,反映出他们提升风险偏好推动规模扩张的“野心”。

  甚至有市场人士预计,2016年寿险市场的集中度会发生较大变化,中小险企的份额占比将明显提升,因为风险偏好差异的初期往往主导着保费的分化。但须指出的是,银保渠道虽然是保险公司短期扩大保费规模的“利器”,但这一方式的弊端也极为明显,那就是后续贡献率不足,即到后期时保险公司的银保销售策略选择很容易受资本金、监管政策等变化的影响,或不具备可持续性。

   高增长之后的“以量补价”挑战

  “在目前的大背景下,保费规模如能保持稳定增长,对于保险公司业绩提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业内人士口中所述的大背景是指,在低利率“资产荒”、资本市场波动的大环境下,保险公司所面临的资产配置压力。

  2015年是保险行业历史上盈利最好的一年,资本市场回暖下,投资收益的改善是业绩最大的催化剂。但摆在保险公司面前的难题是:2016年他们的投资收益率可能很难达到2015年的高水平。

  有业内人士提出一剂良方,虽然想要达到2015年的高平台很难,但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保费收入的强劲增长来带动投资资产规模的提升,来弥补收益率不够理想的问题,即所谓的“以量补价”。

  可以预见的是,保险公司将加大产品创新,推出更多新险种,来刺激保费规模增速持续提升。而盈利模式由“高利差”转向“以量补价”,或将成为今年寿险业的常态。而结合今年政策落地情况和理财市场变化趋势来看,2016年全年保费收入继续行驶在高速路上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是银行及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创新低,预计部分资金会相继分流至吸引力相对较高的保险产品;二是政策效应凸显,保险营销员准入门槛放宽后增员情况显著改善,一些大型保险公司部分地区的营销员规模数倍增长,大大超出行业市场及公司自身的预期,预计这种向好趋势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得以持续;三是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如能在今年落地,将有望共同推动保险公司全年保费高增长,确保行业高景气持续。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