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依旧是主旋律,有保司开始“稳业务”!

2024-08-14 10:54
作者:保观
来源:保观

距离年中已过一月有余,在这个节点下,各大保险公司以及监管层面的年中会议也于近期密集召开,全面总结上半年经营业绩,并精准部署下半年工作重点。

 

数据上来看,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3.55万亿元,同比增长4.9%,同时截至6月末,保险业资产总额已攀升至33.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74%。

 

从数据来看上半年全行业呈现稳增长态势,但在市场趋稳的背后,我们依旧要看到行业存在的不少问题。近年以来,行业监管趋严,部分行业乱象也逐渐开始暴露。以寿险行业为例,2024年上半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了对34家寿险公司开出的214张罚单,被罚金额共计3086.79万元,居于近年高点。

 

因此,在这个节点上,我们有必要复盘一些中大型保险公司以及监管层面的年中会议细节,看他们如何定调上半年,部署下半年。


1

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端延续强监管,市场端发力养老金融

 

对于监管机构来说,强监管成为上半年的关键词语。

 

“今年以来,总局系统机构改革稳步实施,‘四级垂管’监管架构正式形成。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取得积极进展,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推进。强监管严监管初见成效,监管制度建设全面提速”,7月29日,金融监管总局在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中总结了上半年的工作成效。

 

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时,防控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被摆在首要位置。金融监管总局表示,要坚持稳字当头,把握好时度效,稳妥有序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定位和治理,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金融领域严监管也是行业近几年来的关键词之一,今年上半年则是延续了这一种节奏。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指出,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会议强调,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金融监管进入高压期,近年来也有不少保险高管纷纷落马,其中不乏大型保险公司一把手。所以展望下半年,监管态势“只强不弱”。

 

同时在业务板块,金融监管总局给出的展望是:聚焦养老健康、长期护理、意外伤害、灾害应对、农业生产等民生领域,丰富普惠保险产品供给。

 

养老健康成为排在第一位被提到的相关领域,这也与大的政策方向是契合的,即养老相关产品和服务将成为未来行业重要增量。

 

政策面上,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发布,这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其中保险行业在提供养老保险、养老社区服务上较其他公司有天然的竞争和先发优势,可以说在养老服务供给侧,保险行业义不容辞。


仅仅在两个月后,《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很明显,养老产业在市场层面、政策层面迎来“戴维斯双击”,未来增量值得期待。

 

而在各家保险公司各自的年中会议上,业务向的部署则要更多。


2

国寿、新华发力渠道改革,

人保欲向寿险业务“要价值”

 

先来看国寿寿险公司的年中会议,数据方面,国寿寿险公司上半年实现总保费4896亿元,同比增长4.1%,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微信图片_20240814103231

 

业务端,公司提到要打造销售渠道新动能,持续推进康养生态建设,大力推动资源融合共享,不断强化数字赋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这里国寿寿险公司主要分别提到了渠道、产品以及科技赋能和人才队伍建设。先来看销售渠道新动能,2023年以来,国寿寿险就开始深入推进营销体系改革,明确两大重点改革方向,即“现有队伍专业升级”“新型营销模式布局”。

 

我们以国寿寿险新招募的金融保险规划师队伍为例,该队伍主要包括三种角色:总监、合伙人和规划师。在销售服务的前中后三个环节,规划师队伍将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为保险消费者提供更便捷、适合的保险保障服务。

 

代理人改革大势浩浩汤汤,保司也从未停下进取步伐。

 

康养生态建设方面,前文我们已经提到了养老产业目前是“朝阳产业”,国寿这样的国内前排保司自然也不会错过。资源融合共享方向体现出国寿整体发展思路相对包容,数字赋能和人才队伍建设则是国寿一直都在坚持的东西。

 

不难发现国寿下半年的整体思路是继续坚持渠道和产品端的改革,同时促进数字赋能和人才建设。

 

视线来到人保,在年中会议上,中国人保集团计划深化模式改革,重点推进财险风险减量服务、寿险价值引领发展、健康险健康管理服务以及投资板块专业能力提升等工程。


微信图片_20240814103303


风险减量服务是财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具有积极作用,财险风险减量业务近几年来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人保财险作为国内财险“老三家”之一,自然将风险减量业务作为“头等大事”。

 

其次,人保还提到了“寿险价值引领发展”及“健康险健康管理服务”,相较于财险业务的体量,人保寿险在人保集团中占比不高,但今年上半年依旧收获了790.56亿元的原保费收入,全年拿下千亿保费并非难事,所以人保寿险实质上也是一家千亿保费寿险公司,而寿险业务内含价值相对较高,未来人保集团势必也会寻求在该业务上挖掘更多价值。健康险方面,人保提到了,要努力提升健康管理服务,这也是行业的大势所趋。

 

新华保险则表示将在产品竞争力提升、队伍优化、科技赋能及服务生态体系多样化等方面加大投入,全面推动战略落地。


微信图片_20240814103332

 

作为上市寿险公司,新华保险在渠道和产品建设方面能力并不突出,在去年“新一把手”杨玉成正式“落位”后,杨玉成就反思了新华保险过去一段时间的主要问题,如核心竞争力不强、营销渠道转型相对落后,这次的年中会议也重提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也期待新华保险能够早日回到增长轨道。

 

总得来看,养老金融、队伍人才建设、渠道改革等占据了各大保司年中会议的主要“热词”,说明国内保司的改革还一直在路上。


3

利差损背景下,大型保司开始“保持克制”

 

展望下半年行业业务发展,利差损依旧是悬在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金融监管总局8月2日向行业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明确自今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将从3%下调至2.5%。自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2.5%下调至2.0%;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从2%下调至1.5%。届时,市场上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保险产品将会停止发售。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险企开始追求业务平稳发展,其中中邮保险强调,负债端“稳规模、降成本、缩久期、增价值”,国寿寿险公司也透露要推动业务平稳发展有效突破重点业务,着力推进资负联动。

 

在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不少头部险企因为售卖高利率产品而陷入利差损困境,如今我们再次面对利率中枢下移,即将迎接低利率周期考验。如何实现销售产品获取短期保费和长期稳定发展的平衡,是当下不少保司要面临的难题。

 

但仍有不少险企在前期市场火爆时销售了不少预定利率4.025%、3.5%的保险产品,短期内保费数据暴涨,但把视线放得长远,要满足这些产品给付和赔付的刚性需求,险企的投资端收益率要保持在5%以上才可能覆盖。在高收益优质资产寻觅难度加大背景下,保司又该如何实现这样的收益?

 

所以当我们看到大保司开始“保持克制”,实际上是对市场、对消费者、对自身更负责的一种销售策略,更有利于整个市场的平稳发展。

 

尾言:今年上半年,行业呈现稳增长态势,但各大保险公司的改革脚步并未停下,同时面对利差损环境,已经有不少大型保司开始主动进行销售端的应对。未来随着利率中枢的下移,利差损问题持续发酵,我们大概率会看到监管做出更多动作,同时保司也会在相关产品销售策略做出改变,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