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谓的保险商业模式其实不堪一击

2016-03-22 14:41
作者:
来源:慧保天下

    这个周末,不少人身险公司的头头脑脑估计不得安生了,《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周五落地,对这两年火热狂奔的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勒紧了缰绳,如“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应立即停售”,如对产品的总体限额和投入资本、净资产比例进行约束。可要了一部分公司的小命了,产品该下线的下线、公司该增资的增资,眼见着保费蹭蹭往下滑,宝宝心里苦。

  这个事情,其实来得并不突然,征求意见已经很长时间了,市场多多少少有心理准备。但人嘛,总是有一丝侥幸,一旦动真格的,还是免不了当头一棒。这份通知,也正式宣告了“资产驱动负债”做法的“寿终正寝”。文件背后是对保险业流行商业模式的一种否定。

   1、“资产驱动负债”模式,蜕化成了比烂的过程

  保险业是个大风口,这个结论现在路人皆知,但在几年前,可能还是先知先觉的资本家才能坚定看多。既然是个新的风口,迅速做大规模才是正道。对于新兴资本家,保险是什么并不重要,保险能带来什么才最重要。利用保险的牌照,变通设计出产品,在负债端走一条跟银行争夺资金的道路,在资产端抢占优势的资产,两端发力,显然是一个最优选择,这也是“资产驱动负债”商业模式的初衷。

  平心而论,这条路也没什么错。传统代理人模式,今时今日,已经有着高不可攀的队伍组建成本,此路已然不通。依靠银保渠道和互联网渠道,推出较高收益、退保灵活的产品,刚好也契合了消费者对于金融资产配置的需求,形成了对银行、证券产品的一个不对称优势。实践下来,至少在保费方面挑战了传统保险巨头们,惊出他们一身冷汗。

  问题在于“资产驱动负债”模式内在需要高超的平衡技术,是一种以小博大的杠杆游戏,可是却被外在简单粗暴的感观掩盖了。对于那些没资本、没历史、没靠山、没声誉的中小保险公司来说,“资产驱动负债”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求大、求快的一条捷径。当全行业大多数公司都在效仿时,高现价产品水涨船高,保险业风气变得浮躁。

  一般来讲,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占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基本可以表征一个寿险公司在高现价产品上的激进程度。据一组公开数字,2013年高现价短险产品的规模达到2800亿元,占人身险1.1万亿元总保费收入的25.5%。而2015年,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规模为7600亿元,在原保险保费中的占比约为48%。虽然尚无数据区分1年期以下产品或3年期产品比例,但可以推断,寿险业至少四分之一的保费是快进快出的。2015年银保业务保费占比超过80%的公司超过20家,且基本为趸交业务,大多数公司业务结构严重失衡。

  从具体公司看,2015年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占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安邦养老是3621倍、中法人寿是205倍,这两家公司本身规模不大,数据虽耸人听闻,但不至于形成系统性风险。真正需要担心的是一些保费大户,比如华夏人寿52亿对比1519亿,珠江人寿1亿对210亿,恒大人寿13亿对136亿,正德人寿46亿对200亿,中融人寿34亿对142亿,前海人寿173亿对605亿,上海人寿44亿对100亿,对负债现金流的路径依赖愈发严重。

  最容易走的路,通常是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建一个公司、搭一个班子、开发几款产品、搞定几个渠道,坐地收钱即可。既然这么简单粗暴,那么必然就要在收益率上做文章,收益给的越高、退保条件越实惠、投资策略越激进,才能凸显出公司优势。

  你给6.0,我给6.2,他给6.5,这不叫商业模式,这叫崽卖爷田不心疼;你一年可退保,我半年可退保,他三个月可退保,这不叫商业模式,这叫开门揖盗。一拥而上,没学到“资产驱动负债”的精髓,反而水往低处流,把最为简单粗暴的都学会了。一时间恶性竞争,抬高产品收益水平、激进投资放大风险,变本加厉,你追我赶,成了一个比烂的过程。

  公司屁股坐在保费规模上,监管部门自然是风险第一。现金流缺口高度依赖新业务保费流入,一旦保费收入不能满足当前现金流缺口,则可能出现雪崩一样的场景,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好了,文件一发,一刀砍断,更加简单粗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成为“去杠杆”的生动案例。

  2、“资产外置、负债内置”模式,彼之蜜糖,吾之毒药

  除了“资产驱动负债”,还有一种流行的商业模式,即“资产外置、负债内置”的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公司仿效。所谓的资产全球配置、所谓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所谓的海外收购布局、都有道理。但根本一条在于追求更高更稳定的美元收益。挖社会主义墙角谈不上,但“在人民币未来贬值预期及境内投资产品收益率不理想的背景下,希望通过投资海外资产管理保险资金的想法并不难理解。”

  保险公司开展海外收购,影响大但范围小,看来看去就是那么几家,比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阳光保险等等,比如阳光保险收购纽约巴卡拉酒店,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联手铁狮门斥资5亿美元收购波士顿4号码头地产项目,等等,都是撸草打兔子,适当配置海外资产。要说把这种模式做成了品牌的、做到了极致的,无外乎安邦和复星,一南一北,相互呼应。

  安邦保险曾经收购了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收购了德尔塔·劳埃德银行,收购了韩国东洋人寿。大家最初以为安邦喜欢收购金融机构,但显然,他更加喜欢地产酒店。比如19.5亿美元买入了纽约地标性建筑华尔道夫酒店;4.14亿美元买下了纽约曼哈顿的美林金融中心,11.7亿美元买下了伦敦Heron大厦,65亿美元价格向美国私募基金巨头黑石集团(Blackstone)购入奢侈酒店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最近,以安邦为首的财团豪掷132亿美元准备收购喜达屋酒店集团,如果成功,那么过去两年安邦的收购交易总规模就将更上一层楼。真有钱、真任性。

  至于复星,郭广昌早早就提出“保险加投资双轮驱动”的战略模型,在海外并购中显得激进且高调,仅2014-2015两年间复星集团在海外投资的保险公司,就涉及6笔交易,7家保险公司,总金额约43.5亿美元,覆盖区域包括美国、葡萄牙、以色列和加勒比海地区。

  但改变来的快了一些。2015年12月10日郭广昌被爆出失联,协助调查。之后,12月14日现身复星集团年度工作会议,公开提出“复星的成长根本在于植根于中国,现在也在全球投资,但我们的根基还在中国,未来我们要更加植根于中国”。紧接着,2月16日,复星终止收购以色列保险Phoenix Holdings Ltd.52.31%股份的计划,2月23日,复星国际公告称已经完成出售比利时商业银行BHF KB全部的股份,终止这项海外并购。

  著名的看空中国的高盛预测2016年我国外汇流出将达到×000亿美元,对这种说法,必须义正词严的驳斥。但在资金外流压力增大的现实下,险资想要随随便便海外收购,保险监管能批准吗?外汇管理部门能批准吗?连续两个海外收购项目中止,复星虽然有着明面的解释,但实打实的,资金出不去了。面对踟蹰不前的局面,复星急切需要一个海外收购,来聚焦一下战略准星,显示一下存在感,证明一下手里拿的是一碰就碎的陶饭碗还是如王亲临的铁饭碗?

  杀人闹市不掩名, 锦带吴钩载酒行。问鼎逐鹿无所忌, 谁家公子动京城。

  3、检验保险业成色需要新的商业模式

  什么是商业模式?就是利益格局的转换,就是把别人碗里的拿到自己碗里来,就是刀刀见红,残酷无比。平安人寿耗时20余年打造起来的代理人制度和模式,已经成为它的现金牛,无人可以仿效;泰康人寿从谋划到落地运行用了整整十年的养老社区建设,十年隐忍等来了医养结合、保险养老的大风口,取得了领先身位;加上安邦保险首倡的“见费出单”,改变了车险竞争传统做法,这几个算是保险业屈指可数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

  只有商业模式创新才能品尝最丰厚的利润。当前,财产险市场死水微澜,人身险市场随波逐流,行业保费和利润虽然创新高,但没有经历资产荒的考验、没有现金流流出的考验、没有经济下行的考验,保险业成色还待检验。一个十万亿的大行业,没有几种独辟蹊径的玩法,没有几位放荡不羁的老炮儿,行业利润集中在几家大公司手里,中小公司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这怎么行!

  商业模式的背后,是无数人在绞尽脑汁思考,是商业精神最为光辉的时刻,是推动进步的最终力量。

  随波逐流已死,创新思维永生。还等什么呢?这是保险创新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