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亏损4亿,车险发展遇阻,众安破局之路何解?

2016-06-09 07:31
作者:保观
来源:

一季度亏损近4亿

不久前,众安公布了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在开始正题之前,先来看一组数据。

屏幕快照 2016-06-09 上午7.06.20.png

从上表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相较于上一季度而言,2016年首季众安的保费收入、净利润、净资产均成下降态势。尤其是净利润亏损近4亿,而净资产回报率也由上一季度的1.6% 跌至-5.8%。

两个季度反差为何会如此之大?或许有以下两个原因:

1、“双十一”与退运险。熟悉众安的读者看到这两个关键词大抵能够明白,保费收入结构的不合理一直是外界对众安的一大诟病。2014年众安经营的所有险种中,退货运费险居然占整体保费收入近90%。而在最新披露的2015年年报中,为了掩盖这个尴尬的现实,众安将退运费险隐匿到了“其他险种”中。

回到正题,这里想要说明的关键点是,上一季度中有一个“双十一”,诚然“双十一”对于上一季度保费收入的影响有多大,我们无法确切获知,但不可否认这成为两个季度保费收入差距的一大原因。

2、证券市场低迷。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受投资拖累,保险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而对于众安来说,根据去年的财报,其承保亏损近4亿,只能通过投资来弥补亏损。而今年一季度证券市场的低迷使其承受投资与承保双重亏损的压力,因而其净利润亏损近4亿,也就不足为怪了。

对于现金流呈现负值,众安保险给出的回应是,因为公司本季度发展保险业务规模而引起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以及投资支出而引起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属于正常的经营活动所致,未产生实质性的流动性影响。

轻资产模式下的两难困境

作为互联网保险行业的领头羊,拥有令人艳羡的“三马”背景,众安的发展备受关注,同时也备受争议。其中争议颇多的一点是其高达500亿的估值,高估值意味着众安在未来几年内要实现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众安将宝压在了车险。

去年11月,众安联合其另一股东中国平安,推出首个互联网车险品牌“保骉车险”,希望通过车险向线下拓展,从而实现保费规模和客户数量的飞跃式提升。然而现实是,在车险市场普遍亏损的业态下,作为一家披着保险外衣的互联网公司,又如何能摆脱困境?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两难困境,即轻资产带来的优势与困境。凭借无分支机构,全后台式运行的轻资产模式,众安做车险省去了大量的物业以及人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高不下的车险费用率。但对于车险来说,线上的销售仅仅是一个开端,后续的理赔服务才是关键,所以下众安切入车险的死穴在于线下的理赔、定损及维修。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由线上转线下、轻资产转重资产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目前,众安采取的方式是与股东中国平安合作,采用共保模式。这样一来,保骉车险后端的业务,完全是传统的模式。更不用说,平安与其存在的业务竞争关系,随时有可能将保骉车险推进地狱。因为除了线上的销售渠道,众安的车险业务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而2015年众安未公布车险保费,让人不禁猜测其车险业务发展或受阻。有业内人士推算,众安车险业务的保费收入或不足1亿。这样看来,车险的市场未迅速打开,是否意味着其高估值也将被打回原形?

现在下结论或许言之过早,来看看众安最近的动作?

转战消费金融,布局线下?

前两天,众安宣布与玖富合作,首推资产、资金链接器“宇宙立方”系统;

2016年5月,与分期乐合作发行场外ABS;

2016年4月,众安与领美达成战略合作,推出“千单”系统;

2015年7月,与蘑菇街合作,推出国内首款个人信用消费产品“买呗”;

2015年4月,与中国电信翼支付达成合作,上线“甜橙白条” 

从以上可以看出,继车险之后,众安对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重点布局,希望连接更多线下的消费场景,充足的偿付能力成为其进军该领域的底气所在。

消费金融领域不乏巨头,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而作为一家保险公司,众安如何分羹该市场?众安采用了以信用保证保险为基础的信用账户体系这种“曲线”方式进入,这也意味着对于风险控制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继P2P之后,消费金融成为下一个热点,众安保险早早开始布局,其平台积累的用户数据以及存量资金,或许成为竞争优势。但该领域的竞争同样激烈,众安表现如何还仍有待观察。不过,从2015年的财报来看,似乎初有成效,在保费收入5大业务中,仅有信用保险是盈利的。    

事实上,进军消费领域,或许是众安摆脱对于“三马”依赖的一条路径。有一句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阳光的背后就是阴影,早期的阿里给众安提供了场景,却也成了其束缚,甚至掣肘(从保费收入结构可以看出)。显然,众安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开始尝试摆脱对股东的依赖,所以可以看到其对于多条产品线均有所布局。 

顶着“三马”的光环,有人称众安为“未断奶的巨婴”。讲真,这个巨婴从诞生之初就承载了太多的期待,因而其断奶之路也显得尤为艰难。但所幸这个“巨婴”从未放弃过尝试,至于未来能否成长成“巨人”,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