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巨头争相逐鹿香港 马云为什么选择这家保险公司

2019-01-18 12:17
作者:吴敏
来源:华夏时报

2018年以来,保险牌照的发放已近乎“停摆”,银保监会除批准德国安联保险集团筹建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之外,暂未批筹中资保险公司牌照,过去两年纷纷公告拟涉足保险业的上市公司,已有部分选择退出。

一个新的现象是,内地资本赴港收购香港保险牌照成为新的趋势。除了阿里巴巴等互联网新贵,内地老牌“财阀”如周大福以及内地保险巨头同样涉足其中。

2018年11月16日,港股上市公司云峰金融发布了关于完成收购美国万通保险已发行股本60%的公告,这起历时一年多的重大收购终于尘埃落定。同时,这起收购因为马云的现身而震撼全球金融业。

虽然已经手握众安科技和国泰产险两张财险牌照,但马云似乎并不满足于此。

马云的保险棋局

云锋金融的由来要从2010年说起,彼时,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以两人的名字命名成立了云峰基金,马云持有29.85%股权,其余70.15%股权由虞锋持有。

2015年,云峰基金收购港股上市公司瑞东集团,云峰金融由此借壳上市成功。并由此获得香港各类金融牌照,具体包括1号牌照(证券交易)、4号牌照(就证券提供意见)、6号牌照(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9号牌照(提供资产管理)。

对于万通保险的收购计划始于2017年8月,当时云峰金融公告称,云峰金融等8家投资者,与美国万通国际公司签署协议,拟收购后者所持万通亚洲100%股权。

历时一年多以后,云锋金融公告中称,公司已经于2018年11月16日以现金向卖方支付3.4亿美元并正式配发及发行对价股份。云峰金融终于得偿所愿拿到了这张保险牌照。

值得一提的是,马云对收购万通保险十分重视。

过去几年里,马云完成的收购不下百起,不论是全资收购饿了么,还是直接控股中国最大的超市卖场高鑫零售,均未曾见马云出席协议签订现场,但万通保险是个例外。收购完成后,马云、虞锋共同出现在了万通保险香港英皇道总部。

著名经济学家孙飞向本报记者表示,马云落子香港保险,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非常发达,香港保险公司更为国际化,拥有香港保险牌照使其开展全球性的保险业务更为灵活方便。二是保险作为四大金融支柱产业,世界上很多财团都是保险财团,但由于国内外汇管制加上国内险牌照只能做国内业务,因此拥有一张香港保险牌照的价值不言而喻。三是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国内,保险牌照都属于稀缺资源。

据了解,万通保险为一家获授权保险人,获授权于香港从事人寿及年金、投资相连长期、永久健康及退休计划管理的长期保险业务。万通保险亦已注册为主事中介人以进行强积金受规管活动,而万通信托(一家目标公司的间接附属公司)为强积金核准受托人。目标公司通过分公司在澳门经营,并已获得在澳门销售人寿保险产品的许可。

根据2017年收购协议公告,截至2016年底,万通亚洲的保费收入约68.75亿港元,资产总值约为444.60亿港元,而权益总额约为67.83亿港元,拥有稳健的现金流及偿付能力。此外,万通保险在香港保险市场属于第二梯队,排名12左右。万通保险旗下还拥有6家子公司,其中就包括万通信托。

同时,万通保险母公司隶属于美国万通金融集团,是美国第五大保险公司。而云锋金融持有万通保险60%的股份,成为其绝对控股股东,并由此获得了美国万通在香港、澳门和中国大陆的“万通”独立商标。

云峰金融在披露收购万通保险的理由时表示,万通保险的特别优势是拥有一支受过良好训练、具强大销售能力的绑定代理人团队,希望结合万通保险的绑定代理团队及自身现有的工程师团队,提供高素质的专家和专业意见,从而增强客户体验,并进一步加强其线上到线下功能。

新旧巨头争相逐鹿香港保险

事实上,内地企业以并购或入股的方式涉足香港保险业早有先例。

富有传奇色彩的就要数九鼎集团,其于2016年5月以107亿港元大手笔收购富通保险。当然,富通保险的盈利能力也不负众望。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富通保险净利润分别为6.09亿港元、9.96亿港元和7.99亿港元。

同时,富通保险总资产撑起了九鼎集团的“半边天”。九鼎集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富通保险的总资产为449.72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为50.98%;净资产为107.55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比重为49.04%。

不过,以私募起家,纵横证券、公募、期货、P2P等领域,有着“中国PE第一股”美誉的九鼎集团,2017年以来却遭遇了滑铁卢。先是因拟收购富通保险股票于2015年8月停牌,复牌后,股价一路暴跌至0.85元,与当年的定增价相去甚远。

同时,九鼎集团2017年以来投资损失惨重,资产大幅缩水,2018年三季报显示,九鼎集团负债总计651.53亿元。

迫不得已,九鼎集团走上了清仓套现的救命之路。在2018年12月底,九鼎集团作价215亿港元将富通保险卖与内地老牌“财阀”周大福下属新创建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互联网“新贵”、老牌“财阀”,内地保险巨头同样对香港保险市场兴趣浓厚。

2018年1月18日,泰康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在泰康之家.粤园的开业仪式中透露,泰康正在申请香港寿险公司牌照。

同样在2018年年初,英杰华保险集团宣布,腾讯和高瓴资本收购英杰华人寿保险香港的股份,三方希望在香港发展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

除此之外,一些内地大型企业早已在香港相关设立自保公司,例如中石化的自保公司、中海油的自保公司以及中国广核集团的自保公司。

一位互联网保险公司高管告诉本报记者:“进入香港保险市场,实际还是为了依托香港保险市场,向国际资本市场扩展事业,也就是推进国际化布局,毕竟香港保险业十分先进,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要开展业务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也不容易,但是为真正走向国际化积累学习经验也未尝不可,在投资上以及将一些内地的模式输出国外,香港会是一个很好的测试市场。”

对于新旧巨头因何逐鹿香港保险牌照,孙飞表示,其一,目前内地监管机构对于保险保险牌照的批筹几乎停摆,是资本转战香港逐鹿香港保险牌照的一个原因。其二,保险公司可以传承,且不允许破产,同时香港保险产品又比大陆保险更实惠、更吸引人、更贴近客户需求。其三,目前内地保险市场尚未成熟,监管政策以及投资者教育都相对落后,试错成本高,香港保险市场成熟,试错成本低,但内地保险市场很大,一旦保险业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在香港已经成型的保险模式和产品就有机会直接搬至内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