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五位一体”帮扶模式助力大六号镇乡村振兴结硕果
盛夏的乌兰察布草原上,蝉鸣声穿透滚烫的阳光,大六号镇的万亩玉米田正掀起翠色热浪。
这个夏天,国寿帮扶的“热效应”与塞北草原的烈日交相辉映:一箱箱“冷良”玉米,在电商平台掀起绿色消费热潮;一桶桶高山亚麻籽油,让村民漾起了笑脸;一张张保险单,为乡亲们筑起坚实的风险屏障……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寿险“头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入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乡村振兴“五大振兴”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金融监管总局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充分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为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美丽乡村新图景贡献力量。
自2018年结对帮扶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察右后旗大六号镇以来,在金融监管总局领导下,中国人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定点帮扶工作,持续推进党建、保险、产业、消费和教育帮扶落地见效,形成“党建统领、保险兜底、造血为本”的可持续帮扶格局,使帮扶点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持续改善,助力总局定点帮扶县(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聚合力 构建长效帮扶机制
中国人寿党委将定点帮扶作为公司重要政治任务,建立“总部统筹+驻点帮扶”双轮驱动机制,把讲政治要求落实到定点帮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组织领导、资源投入、人员安排到位。公司党委靠前推动,召开工作推进会,出台落实方案,研究帮扶项目。及时拨付捐赠资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430万元,其中2024年捐赠4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主要负责人每年都深入大六号镇调查研究,推动落实帮扶举措,督促指导帮扶工作。自驻点帮扶大六号镇以来,该公司连续8年由总公司派出帮扶干部,倾力开展帮扶。
保险惠民筑防线 织密民生保障网络
立足主责主业,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中国人寿充分发挥保险兜底保障作用,牢牢守住防返贫底线。该公司累计投入728万元,连续8年为全体村民提供重疾、意外和补充医疗保险保障,累计赔付超320万元。2022年以来,该公司进一步将保障范围拓展至察右后旗,2024年提供保险保障超过10亿元,用心用情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产业造血促增收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2021年以来,中国人寿把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累计投入978万元,建成一批产业帮扶项目,着力增强“造血”功能,促农户增收获益。其中,投入766万元建设的“香糯玉米深加工生产线”“农村电商中心”“1万吨高标准恒温库”于2023年相继运营;推出“大六号冷良”香糯玉米、贝贝南瓜两款绿色品牌食品,助力政府打造“大六号优品”公用品牌,顺势推出高山亚麻籽油,构建多元化的产业品类。2024年,特色农产品在当地的联农带农效益显著,每年中国人寿系统内外的消费帮扶活动带动当地脱贫群众增加土地种植收益和务工收入60余万元。
消费帮扶创新局 电商矩阵拓宽销路
聚焦产业帮扶项目,将大六号镇农产品全面纳入消费帮扶采购范围。定点帮扶以来,中国人寿累计购买当地农产品494万元,仅2024年就达到243万元,较上一年增长55%。当香糯玉米滞销时,中国人寿纾难解困,帮助想办法找销路,动员全系统力量,一年采购玉米40万棒。帮助企业拓宽产品销路、渠道,在拼多多开设“大六号冷良食品旗舰店”,将两款绿色食品上架“国寿心意”电商平台。2025年,中国人寿调动全系统消费帮扶资源,积极为当地企业纾困,消费帮扶采购额有望突破上一年度。
民生工程暖人心 绘就乡村幸福图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久久为功,办成一系列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定点帮扶以来,中国人寿在大六号镇投入1274万元改造危房,整治村容,安装路灯,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出行问题。捐赠201万元医疗设备,助力建成设施完备的乡镇级卫生院,极大方便群众就医。投入116万元改造大西沟幸福院,帮助700多位农村老人安享晚年。送培训“扶贫更扶智”,2024年投入教育帮扶资金超10万元,针对大六号镇基层干部队伍、致富带头人和青少年开展培训,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动能。
下一步,中国人寿党委将持续把做好帮扶工作融入公司各项工作实践,聚焦党建帮扶、保险帮扶、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和教育帮扶等领域,为帮扶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