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互联网消费金融 擦出的又是什么火花?

2016-07-28 11:13
作者:士小文
来源:零壹财经

在文章开头,我们先来看看消费金融的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今天八一八保险在消费金融产业链上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及其发展前景。

  有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金融发展的关键途径是做好风险化解与转移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信用风险,其中,担保和保险都是重要的手段。

  参看国外的发展经验,其实日本的消费金融业务早就运用了担保模式。即借款用户申请贷款时,由担保机构(非银行机构)进行授信,并收取手续费;客户延期换款时,则由担保公司购买债权并进行催收。这是一种风险转移也是一种专业分工,可以提高消费金融业务的效率。

  回到国内,作为经营风险的专门机构,保险公司也可以很好地转移消费金融机构的风险,目前我国常见的是为汽车消费贷款提供保证保险,及此前出现的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产品。【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是保证保险的一种,从本质上讲,是以借款人不能按贷款合同约定期限还款所致银行经济损失为保险标的的保险。此前,我国的主要形式是申请贷款的农户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当其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时,由保险人代为偿还。】

  我国的消费金融发展的桎梏之一就是征信体系的不健全,而作为保险公司,相较而言,其在征信制度建设和信息积累方面具备较多优势,所以也会乐意入场消费金融市场。

  鉴于汽车消费金融产业链条已经相当完善,保险介入也已经过较长的发展演变,我们暂且只讨论车房以外的消费金融业务发展。

  目前,从市场的情况看,保险涉水消费金融的较少,但已有这种趋势。

  根据笔者不完全梳理,险企入场消费金融的方式诸多,扮演的角色也各异。保险公司除了投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外,还有就是通过信用险、保证险等业务方式,与消费金融公司、保理公司等合作,以获得一种产业链的协同反应,达到各方共赢。

  如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发起设立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同时,去年12月,马上消费金融与阳光保险合作,合作方式就是消费信贷领域的“信用保证保险”。

  今年5月6日,信用保证保险公司阳光信保与奢侈品交易平台寺库合作,推出针对寺库会员信用付款产品“库支票”的个人消费信用保险服务,将信用保险产品和电商场景结合结合起来。

  其小保单的投保形式按照每笔成交的订单实时出具保单,可以将消费金融服务与保险业务对接,在线上完成授信、投保、监控和理赔的各个流程。

  而上述整个过程则体现了保险公司与消费金融公司合作的要点,即信用风险评估及保险保障服务。

  目前,据寺库方面表示,其也开始与众安保险合作。

  同时,7月22日,分期平台么么贷借助众安保险,完成了首笔场外ABS融资,在此之前,消费分期平台分期乐也以同样的方式获得了一笔场外ABS融资。

  众安保险进入消费金融市场,一方面的切入点是履约保证保险,一方面是输出大数据风控能力,为平台增信并撮合连接资金。(详细内容可参看笔者文章众安保险如何涉水消费金融?)

  此前,有消费金融公司高管表示,保险公司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的趋势逐渐明朗,毕竟消费金融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继P2P之后的下一个热点,由于目前尚无严格的政策限制,使用小贷公司甚至是各个场景通过赊销名义都可以展开业务。在具体操作方式上,消费金融公司需要数据分析和风险建模能力,而缺少这些能力的公司会很大程度上借助外部力量来支撑。保险公司有其自身的用户数据积累和存量资金优势,从中扮演了数据建模、风险兜底、资金提供等角色,能够对能力不足的消费金融公司起到弥补作用,但保险公司缺少场景。未来,在消费金融的竞争力上,谁有更多的产品、更好的场景,谁就能获得更大发展。

  从目前保险介入消费金融领域尚不成熟的角度看,其面临诸多机遇同时也有挑战。

  机遇:

  1、消费金融业务整体处于上升阶段

  政策利好,技术发达,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逐渐认同提前消费观念。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消费的升级促进了信贷总额的增长,去年年底,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余额为93.95万亿,住户部门的消费信贷余额为18.95万亿,占比20.17%,增长迅速,与此同时,人们除放贷车贷外的其他普惠类贷款比例逐渐增大。

  同时,2015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5%,成为经济增长的一大驱动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增长空间。

  2、保险可以为消费金融公司提供征信服务

  目前制约我国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的突出因素是征信体系的不健全。从消费金融公司的角度讲,则体现为对用户的信用风险控制力不够,信用风险往往加大。主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和缺乏专业管理。根据银监会的数据,随着消费金融的参与机构不断增多和人群的扩大,去年第三季度,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资产不良率为2.85%,值得警惕。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在风控能力方面着力。

  但这恰好是保险公司的机遇,相较而言,保险公司更具备数据及分析能力,风控经验较足,这成为消费金融行业专业分工的机会,产业链条上的各个部分将相互合作共赢。

  3、消费金融公司有风险转移的需求,可提供场景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讲,消费信贷保险的主要承保责任是消费者的个人信用,如果保险产品的设计能够将消费者的个人信用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那么消费金融公司可以更放心,个人消费信贷用户也更安心。

  关键之处在于消费金融可以为保险公司服务提供更多场景。

  双方的需求匹配将促进保险与消费金融的合作发展。

  挑战:

  1、征信体系不完善

  归根结底还是我国征信体系不完善,数据繁杂、孤立,需要一定的方法论和技术支撑数据分析,央行征信体系覆盖率及有效覆盖率有待提高等,这都给保险开展业务,如精算、定价等带来困难。

  从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群体看,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并非信用卡持卡人群,其信用空白,为征信服务开展带来难度。

  事实上,在保险公司在各类保险产品中,履约保证保险的比例非常低。

  2、需求不足

  消费金融业务往往以小额消费为主,场景碎片化,对于保险是否为刚需有待商榷。同时,很多消费金融公司选择重模式,可以自行完成整个服务链条,借助第三方进行风险管控并付出成本其需求正在萌发。

  3、竞争激烈

  从以上保险公司所提供的服务看,与目前诸多创业公司类助贷模式所提供的服务类似,双方属于市场竞争对手,市场主体越来越多,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