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寿险方兴未艾、未来可期

2016-08-01 16:40
作者:马科长
来源:小陶讲互金

2015年,我国人身险和财产险保费收入分别达到1.63万亿和0.80万亿,人身险保费收入呈上升趋势,财险保费收入增速放缓。其中,我国寿险保费收入占人身险总保费收入近9成,2011年我国寿险保费收入为0.89万亿,到2015年增至1.3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1.1%,环比加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国民对寿险产品的需求在增加。随着保险意识的增强,未来我国保险深度、密度都会有可预期的上升。

互联网保险在“互联网+”以及全民保险意识上升的背景下,2012年至2015年实现爆发式增长,期间保费规模上涨69倍。

从2014年的数据可以看到,线下传统寿险保费收入是万能险和投连险的2.5倍,但在同期的互联网人身险中,万能险和投连险的比例已经超过传统寿险。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寿险产品非标、难以理解并难以独立选择的性质。若我们将眼光聚焦于整个寿险服务链条上,可以发现痛点随处可见,包括前端保险产品佣金高昂、后端理赔周期长等等。
为解决这些痛点,目前国内
互联网寿险领域出现了以代理人模式、保险超市模式为主,寿险比较模式和低价寿险模式迅猛发展的格局。

保险超市是中国互联网保险的发端。用户可以在同一平台实现保险产品的挑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不过对于国内保险常识普遍不足的普通用户,这类平台不能很好的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代理人模式中包括传统代理人展业工具以及代理人的众包模式等,前者有保险师、聚米等平台,后者有人人保险。但代理人道德风险如何控制,目前还没有见到完美合适的解决方案。我们期待着有类似于证券行业智能投顾类似的模式可以运用在保险市场中。

低价寿险模式最近两年颇受资本市场欢迎,大特保、小雨伞都是其中翘楚。但考虑到这类产品通常都是短期小额寿险,因此未来续保率值得考察。并且小额产品盈利空间有限,获客之后如何转化非常考验团队运营能力。

寿险比价平台是近期冒出来比较崭新的模式。通过设立的量化指标(保障成分或者保险公司利润)获得不同寿险产品的性价比,帮助客户做出购买决策。但是对于量化指标比重如何定义十分考验团队精算师的功力。

此外,我们也应该将眼光放长远,更多的去考察一下国外互联网保险创新动态。

大型保险公司开始投资相关的初创公司,比如法国安盛投资区块链技术开发公司Blockstream,美国凤凰保险投资了电子商务方面的反欺诈技术开发平台Riskifield,法国安盛和美国万通投资了寿险政策条款比较平台PolicyGenius平台。这些平台相信未来将会更多的出险在保险公司风险控制领域。而全球范围内初创型互联网保险的模式创新更多的围绕了企业团险、P2P社交保险等模式,这些都是值得国内互联网保险平台值得借鉴的领域。

互联网保险领域创新方兴未艾,未来可期。我们期待着创业团队能够在技术、产品上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