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2B,陷阱还是馅饼?

2018-10-11 14:23
作者:保观
来源:保观

最近,互联网2B的话题有点热,腾讯和京东都入局了。

据媒体报道,腾讯正酝酿让SNG社交网络事业群旗下的腾讯云业务成为一个全新的事业群(BG),与微信事业群等七大事业群并列。

本次组织架构调整的背后,反映出腾讯将进一步加强对2B业务的地位。

与此同时,京东金融的微博也悄然更名为京东数科,被视为金融科技行业集体迈入“2B时代”的信号。

互联网企业纷纷转型B端战场,或是为了突破2C业务瓶颈,或是被迫转2B求生存(互金)。

于是,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人口红利消失的言论也甚嚣尘上。

在互联网保险领域,这倒是不成立了,因为大概可能还没有吃到过所谓的“人口红利”。

在2B和2C这个问题上,保险创企倒是更早的认清了事实,或许也能称为一种无奈。

互联网保险2C:时机未到

1997年,是中国互联网的元年,中国电信推出价格较为低廉的163网和169网,普通人可以上网,这一年新华人寿促成了第一份互联网保单。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中国的互联网保险却开始起步了,众多保险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2008年,中国的SNS发展迅猛,慧择网、向日葵、优保网等以保险中介和保险信息为定位的网站出现。

此后,线上保险超市开始如春笋般涌现,成为互联网保险最早的模式,也是2C的主流模式。互联网方便快捷、去中间化的优势,似乎让保险行业看到了一块新大陆。

但近20年的探索却没能让其迎来理想中的蓝图,反而让2C玩家认清了一个现实:保险终究是低频、弱需求的金融产品,只能销售驱动,靠烧钱获取流量的C端业务模式在现阶段或许是个“伪命题”。

最致命的原因还是在于国民的保险意识。和其它传统行业相比,保险的受教育程度可以说是非常低,国内用户对保险的认识先天不足。这意味着,入局的互联网保险2C玩家还要承担教育用户的职责。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互联网保险2C的时机未到。这点从2015年优保网的关停可见一斑,这家美国最大的健康保险网络销售平台,在中国市场的尝试可以说是一败涂地。

2B模式之一:场景险定制

现阶段的互联网,最大的蓝海在B端,这样的论调在近期貌似成为了行业共识。“受益”于保险产品的特殊性以及行业的历史包袱,互联网保险业的同仁倒是早一步认知到了这个趋势。

保观曾经做过一项统计,互联网保险领域,2B模式的创企数量达到了近百家,占据所有创业公司数量近50%。

直接2C难做,那就找流量大的场景合作,2016年,面向B端的场景险定制开始涌现,这类模式通过向保险公司定制产品为特定场景提供保险解决方案。

在特定场景中,用户往往会对保险产生强需求,激发用户购买欲望。所以相比2C模式,嵌入场景能有效地引流,解决交易量不足的问题。因此,B2B2C的模式一度成为保险创业的一大热门。

但场景险定制要求创企具有很强的BD能力,因为其需要一个一个渠道去谈判,获得信任,并且很难规模化。更要命的是,这类模式似乎没有什么壁垒,极易被复制,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场景险定制创企扎堆兴起。

另一类,企业团险也开始兴起,这类模式为企业员工提供保险解决方案。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类2B模式与C端仍旧脱离不了关系。

还有一群人,则盯上了保险公司这块肉。

2B模式之二:掘金保险公司

事实上,纵观互联网20年的发展史,更多的是对个人行为的改变,比如购物有淘宝,社交有微信,但企业的运行模式却仍旧是PC时代的运行模式,没有被互联网化。

帮助传统企业转型,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建设方案和运营支撑,几乎是前景可见的事情,对于一向被认为信息化水平落后的保险业来说亦然。

因此,瞄准这块空白,出现了一批为保险公司、经纪公司提供服务的创业公司。并且,服务非常细分,给保险公司提供Saas、获客、电商代运营、大数据服务、TPA等等都成为其切入方向。

SaaS解决方案

SaaS,指的是该方向的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为保险公司、中介公司及保险销售渠道等提供信息化服务,为保险公司按需开发系统,帮助保险公司节省人力成本及提升效率。

获客

获客指的是这类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为保险公司做推广带流量,针对不同的保险产品设计不同的推广方式从而实现价值转化。

电商代运营

电商代运营,指的是为保险提供代运营其天猫、京东、微信等电子平台,以B2C的方式将保险产品销售给终端客户。

大数据服务

这类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主要为保险公司提供大数据服务,在风控、反欺诈等环节发挥作用。

TPA

TPA指的是医疗保险第三方管理公司,其业务包括为保险公司提供新契约与保全服务、处理理赔、提供客户服务、医疗服务机构网络、安排医疗费用结算服务等。

2B是一门好生意吗?

2B诚然是一门好生意,具有直接收入,长期稳定,粘度高。但和C端产品不同,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做2B业务,有保险公司资源的人出来创业和没资源的大概完全是两番光景了。

而更糟糕的是,无论是场景险定制还是服务保险公司,和整个互联网行业一样,都面临着来自巨头的围剿,更加剧了行业竞争。

去年5月,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明确蚂蚁金服保险平台今后只做一件事:专心做好技术。随后,雷厉风行的面对保险公司推出了车险分、定损宝两项服务。

而众安保险则干脆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众安科技,推出了T、X、H、S、F五条科技线,为保险及相关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不久前,众安国际帮助日本财产保险公司输出保险科技解决方案的消息也引起了业内关注,看来其野心还不止国内的保险公司。

而更早的,平安旗下的平安科技也推出了酷保云及中介云等服务,前者切入场景保险定制,后者面向中介公司输出技术解决方案。

大公司切入B端业务,显然有更好的资源及品牌背书,但同时也面临着同业忌惮竞争的尴尬。因此,对于第三方创企来说,也并不是全无机会。

况且,在保险业,可以改造的空间确实是太大了。从自身的信息化,到风控、理赔等各个环节,都能成为一门生意。

差异化并且深耕行业,建立起自己的服务壁垒,成为2B的领域的关键所在。而无论是巨头,还是第三方创企,成就了一个保险生态体系,正推动着保险行业的科技升级。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