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未来已来:从场景险到生态险

2018-12-04 11:00
作者:龚保儿
来源:工保网平台

同样在刚刚过去的10月,相互保的横空出世以及京东的牌照到手,相继引起了互联网保险圈的震荡:相互保给业界打开了互联网创新的新大门,京东的强势跻身又敦促已入局者加快发展脚步。

在保险公司加速变革、互联网巨头加速布局的当下,创新,便成了互联网保险“下半场”的制胜关键。

正如《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草稿)》所述:中国银保监会支持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在风险可控、安全隔离的前提下探索互联网保险的业务创新、机构创新、服务创新等,提高保险经营效率,改善保险消费者服务体验

随着新监管办法的出炉,互联网保险的创新之争将离我们越来越近。“改善服务体验”的创新目的,呼唤每一个互联网保险公司加速实现自场景化至生态化的业态升级

1

场景视角下的互联网保险

相较传统保险,场景定制保险的概念,在互联网保险中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应用。场景保险这一概念也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后应运而生,即对特定场景可能存在的特定风险提供保障的保险产品

场景保险是保险作为工具的具体应用:作为一种能够解决场景问题、实现体验式服务的金融工具,场景保险既分散了场景风险,又强化了场景的金融属性。

消费场景为例。电子商务的兴起在便捷了消费行为的同时,同时带动了消费风险的透明化:质量、退换货、售后维权等传统风险,以及价格、物流、信用履约等电商风险,推动了消费保险的诞生。

基于消费场景的消费保险品种也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断丰富。如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中,各商家期间推出的保险保障服务种类自去年的50种上升至70种,且覆盖了各大品类的产品质量、物流以及售后服务。

除了解决场景中已有的风险问题外,互联网保险还能够借助数据优势设计出该场景下的新保险产品。如月初刚刚更名的京东安联财险,便表示将基于3亿活跃用户和千万会员在京东各场景浏览、购物、服务、售后等行为的数据积累,对用户群体进行年龄阶段、居住环境以及购物偏好等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保险产品设计。

在细分场景中另辟蹊径,便是险企依据“长尾效应”把握市场的关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理财、社交、旅行、购物、餐饮、娱乐等投资、消费、生活领域都可能产生相应的场景保险需求。展现在互联网保险眼前的,将是场景市场的广阔天地。

2

生态视角下的互联网保险

将保险嵌入场景、实现保险与场景的无缝衔接,是产品经济至体验经济的第一步。而实现保险与各个商业生态的无缝融合,才能实现产品经济至体验经济的彻底转变。

也就是说,除了实现保障功能这一保险本源外,互联网保险还应提升用户体验,完成自提供保险产品至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转变。这不仅意味着场景与场景的链接,更意味着场景与前后端其他生态的链接。

以众安保险为例。2016年底,依托与300多个场景展开的业务合作,众安保险圈定了生活消费、消费金融、健康、旅游、汽车这五大产品生态圈。其中,生活消费和航旅为主力生态,消费金融、健康和汽车为新兴生态。

打造生态,意味着要打破场景的产品化思维,转而从用户尚未满足的保障需求出发进行产品设计,从而为用户提供风险解决方案

以众安保险五大生态圈中保费增长最快的消费金融为例。根据官网披露的消费金融生态图,众安保险打通了消费者与消费金融公司、场景方的关系,通过输出风控能力与增信、资产管理、夹层基金等服务,借助海量、高频、碎片化产品构建了一个循环生态。

场景嵌入生态是第一步,小的生态融入大的生态则意味着互联网保险生态的建构。而放眼整个互联网生态,随着场景的丰富与风险的复杂,用户的风险保障需求将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特征。展现在互联网保险眼前的,将是生态市场的无边天际。

3

从场景险到生态险

基于场景,互联网保险能够开发客户的场景化保障需求;基于生态,互联网保险能够开发用户的综合化金融需求。从“客户”到“用户”、从“保障”到“需求”,实现数据的金融属性便是其间的关键。

通过收集用户数据并精准构建动态用户画像,客户真实的保险需求和购买能力被挖掘。若在此基础上提供保险服务、升级消费体验,用户数据便能够实现金融化。甚至能进一步衍生出更多的其它关联服务,从而构建起面向特定客户的保险闭环,实现“千人千面”的动态服务。

实现这一过渡的根本,是科技对于保险价值链的赋能。无论是技术沉淀、数据模型积累,还是背后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都考验着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科技实力。在“技术服务创新,生态创造价值”的推动下,互联网保险科技也将加快迎来长足发展。

尽管“科技决定论”易于形成“大企业建生态,小企业进生态”的马太效应,但生态险仍然为互联网保险企业描绘了光明的未来:以技术为支撑、以场景为卷轴,生态化整体解决方案将实现保险业格局的重塑与再造。

更大的市场,必将为险企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保险科技公司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已来,远方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