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财产险的救赎?被互联网财险和财险巨头盯上的非车险

2019-04-12 11:43
作者:保观
来源:保观


“财产险市场的集中度又历史性地提升了。”

 

三月中旬,A股五大险企前两月的经营数据发布后,保险业得出了并不意外的结论。财险市场集中度提升的步伐,从未停歇。这一情况在财险第一大险种车险中尤为突出。近年,夹缝中举步维艰的中小公司在车险重压下喘不上气来,但车险作为起家的根本又不得放弃。因为车险,市场的两极分化之势日趋尖锐。

 

随着去年以来监管对市场的持续整顿:商车费改的推进、报行合一的实施,这些举措使车险业务的展开持续承压。与此同时,非车险的保费增速和盈利状况都在悄悄地点醒我们它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大力发展非车险的Flag们也愈加频繁地被搬至台前……



车险步幅乏力,非车险登上终极秀场


2018年保险业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0770.08亿元,同比增长9.51%。财险行业非车险实现保费收入3920亿元,增幅达29.79%。其中,保证保险增幅高达70.1%;短期健康险增长44.4%;短期意外险增长33.2%;责任保险增长30.7%。



从签单数量来看:货运险签单数量48.90亿件,同比增长31.91%;责任险72.70亿件,增长81.70%;保证险22.86亿件,增长35.62%;车险4.48亿件,增长12.09%;寿险本年新增累计保单0.89亿件,下降19.86%;健康险32.01亿件, 增长417.28%;意外险64.99亿件,增长168.51%。



2019年,保证保险、健康险的活跃趋势也得以延续。根据银保监会3月25日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2月,财产险公司合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213亿元,同比增长13.70%。其中,车险业务原保费收入为1287亿元,占财产险公司整体原保费收入的58.16%,健康险业务实现原保费收入为206亿元,占比约为9.3%。责任保险、保证保险、企财险也得原保费收入也超过百亿。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看到,车险虽仍在增长,但亏损却持续增加。2017年全行业非车险承保亏损49.82亿元,2018年继续亏损23.87亿元。车险虽然仍是财产险第一大险种,但近年来市场饱和、增速放缓、亏损不断已是普遍问题,保险公司已经不得不在非车险领域寻找发展机遇。

 

虽然由于2018年P2P连续爆雷使部分保险公司蒙受极大损失,监管也对保证保险频频发布提醒。但这并没有阻止保证保险的高速增长。2018年前三季度,财产险公司保证保险保费收入已经超过了470亿元,同比增长76%



非车险也是巨头的天下



在车险市场中,无论怎么变化,都逃不掉“强者恒强、大者恒大”的“马太效应”。而到了非车险,市场竞争仍然陷入怪圈,老三家对市场份额的攫取力度在明显提速。

 

 人保:

 

行业龙头人保财险2017年原保费收入388.37亿元,稳居行业第一。其中车险总保费收入达2,492.32亿元,同比增长10.5%;非车险总保费收入达1,010.82亿元,同比增长18.2%。

 

至2018年上半年,人保财险的车险与非车险保费收入比已经接近6∶4,非车险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分险种看,人保财险的意外和健康险,信用保险,责任险和农险均站上40%的增速平台。

 

在人保非车险业务中,农险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承保利润率,成绩十分亮眼。

 

自人保2013年推出农险业务以来,2013年-2017年,农险产品承保利润率分别为11.3%、16.7%、16.8%、2.6%及7.6%,分别高出公司全险种承保利润率8%、13.2%、 13.3%、0.7% 及4.6%。



人保财险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业务的稳步增长主要源于农险、责任险、保证险等业务的较快发展。公司同时称,目前正大力巩固和发展农险市场,并开发特色产品,加快拓展农业大灾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等。

 

 太保:

 

太保产险的非车险业务中则是农险及保证险发展最快,分别有63.6%及219.8%的增速。其中保证险基数较小,导致增速格外明显。

 

在2017年,太保产险实现农险业务收入达27.40亿,较2016年上升了43.6%;农险在全险种中占比 2.6%,较 2016 年底上升了0.6个百分点;近两年承保利润维持在2.1%。


对于农险方面,太保表示,公司加深了服务深度。关于未来,太保称,将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大力推动农险、责任险等高品质非车险业务发展,从而进一步巩固新领域发展的成果。

 

 平安:

 

根据中国平安披露的年报,2018年中国平安非车险业务累计保费增速为44.39%,全年基本维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而从保费占比来看,与车险保费占比下滑相反的是,截至2018年6月,非车险保费在财险保费中的占比已上升至37%


与人保和太保不同的是,信用保险成为平安财险行业利润的重要来源。

 

据数据统计,保证保险保费收入由2011年47.31亿元大幅增长至2017年的198.8亿元,近几年综合成本率保持在89%以内。从2012年开始,其承保利润占平安财险比重超过其保费收入占比, 2013-2016年承保利润占比超过40%, 2017年则由于其服务对象平安普惠的业务调整利润而有所下降。至2018年上半年,保证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61.61亿元,同比增速69.85%。


平安产险表示,今年非车险市场发展迅猛。未来公司将以车险、财产险和意健险并重的发展思路,积极布局新兴行业及热点领域;在农险和保证保险方面,将积极推动价格类、天气指数类农业保险和个人信用保证保险的普及。并随着业务结构的完善,未来保证保险承保盈利可期。



互联网财产险给予非车险更多偏爱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互联网财产险业务数据。2017年,行业累计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93.49亿元,同比负增长1.75%。其中,车险保费收入307.19亿元,同比负增长23.00%;非车险保费收入186.30亿元,同比增长80.25%

 

2018年互联网财险业务,车险与非车险的份额已趋于平衡,非车险保费达327亿,这一数字较2013年,翻了25倍。车险保费仍旧只有369亿。



从2018年,5家公司的业务占比看除了安心财险车险占比较高外其他公司都是非车险占90%以上易安、国泰则没有车险业务。



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非车险业务中,意外健康险累计保费收入为72.89亿元,在互联网财险整体业务中占比为22.33%,财产险累计保费收入为7.76亿元,占比2.38%,责任险累计保费收入为13.07亿元,占比4.00%,信用保证险累计保费收入为24.18亿元,占比7.41%,其他非车险(主要包括退货运费险)累计保费收入为28.15亿元,占比8.63%。

 

可以见得,意外健康险增长较快。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消费者保险意识的提升;其次是保险公司在产品多样化和对保险流程的不断科技化创新,带来的客户体验提升;同时由于百万医疗险的火爆,将互联网保险营销带上了新的高度,此后诸多公司推出相关产品,也带动了意健险的发展。

 

但因互联网保险公司无法开展线下渠道,需要投入更多的科技研发资源在线上展业。根据3月25日众安在线最新公布的2018年财报,该公司2018年科技输出业务营业收入1.124亿元,净亏损4.531亿元,其中包含众安国际净亏损1.129亿元,众安在线的净亏损同比扩大3.443亿元。即使尊享e生等爆款的出现为其带来可观的收益,但对于非车险的短期盈利仍是未知数,毕竟科技输出业务短期会反过来压制财务指标。



被动转型非车的中小险企


都邦财险2018年全年,除了第一季度实现盈利3888万元外,全年共计亏损9258万元。该公司2015年至2017年的年报显示,车险作为都邦财险的主营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不断加剧。从2015年车险净利润亏损1.41亿元,到2016年亏损1.66亿元,再到2017年亏损1.78亿元

 

可以看到由于车险的压力,中小财险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但也不乏一些险企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早早的转型,走上非车险型财险公司之路。


 

2011年~2013年,史带财险车险保费收入由13.4亿元降至11.3亿元,车险承保亏损额却由2038万元大幅上涨至1.8亿元;车险巨额亏损导致2013年该公司由盈利状态转至亏损1.6亿元。2014年下半年,完成股权转让和更名后的史带财险宣布自2015年1月起,正式开始退出车险市场。2014年当年,史带财险车险保费降至7.73亿元,虽然车险业务仍承保亏损8513万元,但公司利润却实现了3486万元的正收益。此后至今,史带财险一直保持盈利。

 

3月27日,非上市保险公司锦泰保险的首份年报出炉。2018年,锦泰保险实现原保费收入20.12亿元,同比增长22.83%。其中,车险原保费收入10.86亿元,占比过半。农险原保费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11%;短期健康险原保费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238%;责任险和企财险原保费收入合计近2亿元,分别为1.40亿元和0.56亿元。锦泰保险也已将农险、信用保证保险、责任险和意健险作为“新四大支柱”业务

 

平安证券此前曾有分析表示,当前监管叠加行业自律之下,车险费用率大幅上升后缓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短期强政策刺激下,市场往往需要更长时间调整恢复,且趋势上看,费改虽短期可能产生反向影响,但长期将导致赔付率上升、费用率压缩,行业盈利将会下降。同时,集中度提升使得部分中小险企退出市场。

 

事实上,专注车险发展、业务结构单一是大部分中小财险公司的普遍问题。从互联网财产险的发展来看,意健险的高速发展有利于险企业务结构的平衡发展。但就目前行业情况而言,发展意健险的多为尚未获得车险业务经营许可、或获批时间尚短的公司。



押注有风险,转向需谨慎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不论是老三家垄占格局,还是中小险企转型非车,大家蜂拥而至,争抢一块蛋糕,究其背后原因,无非三点:

 

1、随着新车销量趋缓、因商业车险费改引起的车均保费下降的长期趋势,车险保费的增速将持续放缓,而车险市场的低迷使得财险行业盈利空间大幅下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车险领域“马太效应”久久不消,强者恒强,弱者渐弱;

 

3、由以上两点,大部分中小企或被动或主动选择战略转型。

 

显然,在现有的因素影响下,非车险地位日益提升的趋势毋庸置疑。但现在说非车险业务迎来起飞的风口恐怕还为时过早

 

由于汽车销量放缓、上车费改持续深化等因素导致车险增长进入瓶颈期;非车险业务又面临规模、效益与风险管控的平衡。尽管非车险业务逐渐成为财产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竞争激烈且风险较大。比如蕴含极大潜力的保证保险,其诱惑和高风险并存,险企在推广时需要具备极强的风险管控能力。

 

中小险企若只是为了逃避车险领域龙头险企的绞杀,简单转向非车,显然是不理智的做法。龙头险企的规模优势在非车险领域将逐渐发挥出效应来,中小险企要想立足,必须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加快非车险新产品开发的步伐,构建坚实的数据壁垒,以此占据市场竞争的先机。总而言之,打铁仍需自身硬。